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演繹結構性行情,交投活躍。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券商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超過5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近20億元。頭部券商的優勢地位越來越突出,中信證券坐穩冠軍寶座,基金分倉傭金收入遙遙領先。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公募基金半年報披露的股票交易量為7.15萬億元,去年同期為4.54萬億元,同比增長57.72%。由于股票交易量大幅增加,這使得上半年券商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9.54億元。
具體來看,去年上半年基金分倉傭金收入超過1億元的券商共有15家,今年上半年基金分倉傭金收入超過1億元的券商增至22家。其中,中信證券今年上半年基金分倉傭金收入達4.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3.25%,較第二名長江證券多了1.18億元,中信建投證券則位列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39家上市券商半年報披露完畢,各家上市券商上半年凈利潤情況也浮出水面。中信證券是上半年最賺錢的券商,凈利潤為89.26億元。
此外,中信建投證券是近兩年來券業的一匹黑馬。從基金分倉傭金收入來看,中信建投證券的2019年度排名較2018年度大幅提升了10位,躍居行業第三。今年上半年繼續發力,其基金分倉傭金收入逼近3億元,和長江證券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和去年同期相比,超過七成的券商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實現正增長。其中,中銀國際、財信證券、中原證券、德邦證券等多家中小券商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均實現翻倍,中信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等老牌券商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同比增速也在60%以上。
從整體來看,券商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排名發生了較大變化。有的券商排名大幅躍升,如華西證券今年上半年基金分倉傭金收入超過7000萬元,而去年同期不足500萬元。類似的還有開源證券,今年上半年基金分倉傭金收入76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700%,排名也從第83位提升至第59位。
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券商排名下滑比較明顯。例如,今年上半年上海華信證券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只有101萬元,而去年上半年基金分倉傭金收入超過1200萬元,其排名也從第43位大幅下滑至第84位。萬和證券也面臨一樣的窘境,去年上半年基金分倉傭金收入接近200萬元,今年上半年該收入大幅縮減至24萬元,排名也下滑了16位。
資源向頭部券商聚集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行業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加劇。數據顯示,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前十名券商占據47.69%的市場份額,去年同期該比例為45.88%。川財證券分析師陳靂表示,近年來,證券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頭部券商的優勢地位也越來越突出。在頭部券商做大做強的同時,中小券商需要結合自身的優勢向特色化精品券商的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