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據《證券日報》記者獲悉,近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發布了《基金管理人綠色投資自評估報告(2020)》。
整體來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綠色投資體系建設的探索性特征較強,將研究成果應用到綠色評價方法和綠色信息數據庫的轉化率較高,能夠通過在股東大會上行使股東權利等方式積極促進被投企業提升綠色績效,運用基金的力量推動綠色投資服務于實體經濟。
據該報告顯示,樣本公募機構合計54只以綠色投資為目標的產品均遵循特定的綠色投資策略,采用自上而下和(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圍繞新能源、環境保護、環境治理等綠色主題,主動構建投資組合,被動指數型產品亦跟蹤環境友好型指數。
此外,有47只綠色主題產品建立了綠色投資策略披露機制,披露方式主要為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少量產品還通過中國證監會指定報刊與公司官網披露。45只綠色主題產品在基金合同中設定了綠色持倉比例要求,持倉比例一般不低于非現金資產的80%,但僅有17只綠色主題產品以定期報告的形式披露產品的綠色成分構成與變化。有20只產品表示會在上市公司調研過程中積極主動溝通綠色投資相關議題,并以在股東大會上行使股東權利的方式促進被投企業提升綠色績效,但選擇向投資者披露綠色投資績效的產品比例較小,僅有7只。
最后,報告指出,總體來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綠色投資體系建設的探索性特征較強,將研究成果運用到綠色評價方法和綠色信息數據庫的轉化率較高。能夠通過在股東大會上行使股東權利等方式積極促進被投企業提升綠色績效,運用基金的力量推動綠色投資服務于實體經濟。
(編輯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