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近日,A股市場經歷大幅波動,中銀證券資管基金經理蒲延杰對此表示,當下A股正處于成長性股票占優時段,隨著今年中國經濟逐步恢復,未來看好成長類行業投資機會,比如新能源、成長類醫藥、先進制造、5G產業鏈、軍工上游、順周期類周期成長股、成長類大眾消費品、消費電子與半導體等方向。同時,在未來的經濟背景下,現金流較為穩定的高ROE的消費類公司更可能獲得超額收益。
對于成長股賽道,蒲延杰認為,“當下,成長股有著堅實的宏觀與產業發展的背景支持,也有企業盈利層面的支撐。成長股投資一直是我們選股與組合管理的出發點。從股票定價模型來看,成長性會帶來公司的自由現金流與股東分紅,企業的持續成長會帶來股價的持續上漲,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蒲延杰表示,成長股的范疇應該遠遠大于科技股,還包括周期成長、價值成長、消費成長等,成長股的投資中有很多陷阱,需要投研團隊不斷學習研究,進而把偽成長排除掉,也要把企業成長過程中的噪音剔除掉。
據悉,由蒲延杰管理的中銀證券均衡成長混合基金于近期發行,該產品將采用“組合均衡+成長股”的投資策略。具體而言:一是選股以企業成長性為第一原則;二是成長投資的同時尤為看重組合的均衡性:消費成長做底倉,兼具其他三類成長做均衡。在未來運作中,保持適中的股票倉位、中等略高的行業集中度和相對分散的個股集中度;三是擬任基金經理在此方面具備相關的投資經驗,擅長投資高端白酒、醫療服務、光伏、電動車、消費電子、半導體、云計算、免稅等成長類板塊。
在止盈止損方面,蒲延杰表示,股票是多維認知,是企業盈利的變現工具,投資過程中不能有執念,必須堅持交易紀律,并控制回撤。具體到選股層面,將會從公司定性分析和財務定量分析的角度出發,重點關注兩類企業:一類是“強者恒強”的公司;另一類則是空間大、質地好、估值優的公司。
蒲延杰同時強調,投資是長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認識世界,不斷去認識自己的能力圈與個性。要持有開放的心態,兼容不同的看法來觀察市場。不變的是,所有的損益都是自己認知能力的變現。只有與好公司在一起,才能為投資者持續創造好的投資收益。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