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波動,各方對于宏觀環境以及板塊、行業的解讀各有不同。有市場人士認為,當前市場結構性行情的特征明顯,對結構性機會的捕捉也較為重要。
興業基金研究部副總經理鄒慧近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宏觀層面來看,由于國內疫情控制良好,國內經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恢復,政策正?;墙衲甑闹骰{。
“我們看到從社融增速來看,信用收縮是今年的大方向,在緊信用環境下,流動性大概率保持合理寬松,因此站在經濟周期的角度,我們判斷經濟增速的高點已過,但海外經濟修復所帶動的出口效應、地產的庫銷比以及地方債投資的發力等因素使得經濟的韌性相當強勁。”他進一步分析道,從市場觀察,均值回歸或許是今年市場的最大趨勢,因此我們認為整體將維持一個震蕩格局,但具體到行業和公司,則意味著眾多的結構性機會。
目前鄒慧把捕捉結構性機會的目光投向了新能源車,新材料、光伏、5G應用、高端裝備等領域。
鄒慧直言,這些新興產業講的是增量經濟的邏輯,增量邏輯中,勢必細分產業鏈的隱形冠軍將具備更大彈性及更多機會。在新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個增量轉變為存量的變化,這時隱形冠軍可能將成為新的核心龍頭。而現階段市場還處于發掘隱形冠軍的過程之中,蘊藏著很多的機會。他同時表示,受益于成本優勢、技術突破、供應鏈配套以及強大的服務能力,這些領域的成長空間正在逐漸打開,估值的性價比優勢也將進一步體現。
在采訪中,鄒慧還談到了上市公司業績對估值影響的問題。鄒慧分析認為,估值與業績增速的匹配度是首要考慮因素。
“目前從披露的業績預告來看,大部分公司的業績還是不錯的,這也與經濟修復企業盈利回升以及去年低基數有關。整體來看,估值能否支撐不僅與業績增速有關,還與業績增速是否與市場預期相匹配有關。”在上市公司中報的各項指標中,鄒慧比較關注代表成長性的業績增速、代表成長質量的現金流,以及代表競爭力即成長可持續性的ROE和ROIC等指標。
對于下半年的投資思路,鄒慧表示其管理的興業研究精選混合基金將繼續沿著景氣賽道尋找隱形冠軍,捕捉均值回歸下的市場結構性機會。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