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動態 > 正文

          新基金火速建倉 多只產品收益可觀

          2022-11-09 06:41  來源:中國證券報

              數據顯示,一些把握良好建倉時機的新基金和次新基金已取得不錯收益,多只產品收益率超過20%,在今年的收益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近期市場持續調整。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市場處于底部區域,很多優質資產已具有超低估值,從中長期來看,當下買入的長期回報預期很誘人。

              新基金建倉加速

              Choice數據顯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凈值已經出現變化,10月21日、10月28日、11月4日,該基金凈值分別為0.9999元、0.9961元、1.0098元,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或已建倉。該基金募集期間為10月13日至10月14日,募集期間凈認購金額約為99.07億元,10月19日,泉果基金發布公告稱,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成立,基金合同生效日為10月18日。

              無獨有偶,多只近期成立的新基金凈值也都出現變化,或許也已快速建倉。南方碳中和A于10月25日成立,11月4日披露的最新凈值為1.0206元,景順長城鑫景一年持有混合A于10月21日成立,11月4日披露的最新凈值為1.0043元,10月17日成立的永贏低碳環保智選混合發起A,截至11月7日,凈值為1.0114元,10月14日成立的建信智遠先鋒混合A,截至11月4日,凈值為1.0097元。

              一些稍早前成立的新基金,在市場調整之際快速建倉,已經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收益。數據顯示,截至11月7日,多只9月以來新成立的基金凈值增長率已超5%。創金合信軟件產業A于9月29日成立,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率達22.83%,華寶專精特新A于9月27日成立,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率達9.37%,華夏半導體龍頭A于9月19日成立,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率達7.20%,恒生前海興享A于9月15日成立,成立以來凈值增長率達5.60%。

              多只次新基金業績不俗

              A股市場持續調整,不少新基金和次新基金把握住市場底部機會建倉,在今年的收益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數據顯示,截至11月7日,在今年收益率排名靠前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有不少是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包括鑫元長三角區域主題A、泰達宏利景氣智選18個月持有A、招商核心競爭力A、融通先進制造A等,上述基金分別成立于今年3月30日、3月29日、4月13日、2月22日,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分別達到30.31%、24.47%、23.25%、23.13%。

              此外,還有廣發先進制造、創金合信專精特新、長城新能源、國金量化精選等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成立以來的收益率都超過了20%。

              中國證券報記者觀察發現,上述次新基金的建倉和持倉,除了把握市場調整帶來的建倉機會,在建倉時機上獲得一定的優勢外,也把握住了結構性機會。例如,融通先進制造在二季度時配置以泛制造業為主要方向,聚焦于國防軍工、新能源、半導體,三季度,繼續重點配置成長性行業及個股,開始逆向增配電動車的重點個股。廣發先進制造維持了光伏、儲能、電動車等高景氣板塊的核心配置。得益于把握相關行業和個股機會,這兩只次新基金均取得了不錯收益。

              優質資產已具超低估值

              展望后市,多位基金經理認為,當前市場處于底部區域,很多優質資產定價非常合理,甚至有一小部分被大幅低估。從中長期來看,當下買入的長期回報預期很誘人。

              “壓力測試下,我們看到一些非常優秀的企業已具有超低估值,中短期內,整體更看好制造業和周期股的表現。”久期投資某基金經理表示。

              短期來看,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指出,四季度市場修復行情的邏輯,一是美元流動性最緊的時刻已經過去,二是市場的悲觀預期很可能隨著新的經濟政策出臺而修復。建議投資者長期關注醫藥、光伏、電子等板塊。

              在行業選擇上,博時基金推薦三條主線。首先,關注信創、半導體設備材料、醫藥、軍工等行業投資機會;其次,高景氣成長方面繼續推薦電力設備中的光伏、儲能等板塊;第三,全球能源供應鏈重構,催生海運、煤炭、天然氣的中期機會。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