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從過往新基金發行周期看,一些公募基金會選擇在低位區間主動出擊發行新的權益類基金。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對發行時點的“大方向擇時”或將提升投資勝率。11月2日,《證券日報》記者從機構處獲悉,近幾年涌現出一批權益新銳基金經理的恒越基金也有這樣的動作,其錨定的投資方向是科技。
11月1日至11月15日,恒越基金發行旗下首只科技方向基金恒越智選科技混合型基金。該基金采取雙基金經理管理模式,楊藻和趙炯這兩位基金經理均為工科出身,且長期深耕科技前沿領域。
趙炯對記者表示:“我們認為,發行期恰逢A股市場底部區間,經過充分回調后,很多優質個股安全邊際提升,基金將面對寶貴的低位建倉窗口期。”
楊藻介紹稱,當前看好泛科技前沿領域投資機會,比如新技術驅動的產業鏈核心環節,包括電動車、新能源、智能駕駛等,以及AI、半導體、機器人、MR等。
談及后市行情,楊藻分析,市場調整或已接近尾聲,悲觀預期的計價已相對充分,各類政策從落地到出現效果會有一個時間差。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4月份是A股市場最長的業績真空期,投資者無法準確了解企業的盈利情況,上市公司股價更容易受到預期驅動,因此利好科技成長股的投資。
(編輯 汪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