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農歷春節之后,市場風格發生變化,前期坐“冷板凳”的順周期板塊上漲,核心資產步入調整,導致一批基金凈值出現回撤。對于許多新入市的基民來說,是去是留,可能成為當前考慮得最多、但又最難抉擇的問題。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要想借助基金實現良好的回報,關鍵之一在于通過長期持有獲取復利效應,而影響投資者能否長期持有的重要因素,除了收益率,還有基金的回撤控制、波動水平等。通常而言,波動相對較小的產品,投資者才能拿得更長久,可能賺取更豐厚的收益。
近日,廣發基金基金經理王明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做了近十年絕對收益投資,希望基金凈值曲線相對平穩地向上增長,而不是大起大落。”
王明旭認為,要將對安全邊際的評估放在第一位,第二位才是考慮股價的上漲空間。
在組合配置方面,王明旭認為,“首先不選擇通過倉位調整來控制波動。預判市場漲跌的成功率較低,且不可持續和復制。其次會通過均衡配置來保持組合的穩定性,同時結合適度偏離的操作,讓組合更加適應經濟周期和市場波動。如果市場呈現高估狀態,會將組合調整至略微偏防御性的策略;反之,會讓組合配置更具有進攻性。”
在選股方面,“大消費和大金融”是王明旭組合構建的基本盤。他認為,大消費和大金融占滬深300指數約65%以上的權重,可以實現對指數收益水平的有效追蹤;同時,這些行業的成長確定性較強,周期波動相對較小,是增長相對穩定的品種。同時,他會在不同階段偏配某些行業,以調整組合的攻守屬性,增厚收益。
例如,2020年四季度,王明旭在組合中提升了金融板塊的配置比例,在今年以來的震蕩市中,金融板塊的表現相對強勢,對他的組合起到了較好的對沖效果;而在2019年,他在一季度配置了高景氣的生豬養殖,四季度配置了新能源產業鏈上游的鈷和鋰,都為組合帶來了明顯的超額收益,其掌舵的廣發價值優選也將于近日發行。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