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兩市公司們在廣告宣傳推廣上的支出金額不減。從統計數據來看,共有超過1700家公司披露了廣告宣傳推廣費的具體金額,總金額約為508.5億元。
而對比這些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可知,有235家公司廣告費的支出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對比令人深思:每支出的1元錢廣告費用對應的凈利潤不足1元,甚至為負值。
從上半年的廣告宣傳推廣費用金額排序情況來看,有7家公司的此項費用支出超過10億元。這7家公司中,有3家公司的每1元廣告費用支出對應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1元。
此外,另有99家公司的廣告宣傳推廣費用在上半年的支出超過了億元,對應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情況來看,有58家公司的每1元廣告費用支出對應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1元。
綜合來看,有144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虧損的情況下,支出了不同金額的廣告費用,其中,有2家公司上半年支出了超過1億元的廣告費用,但凈利潤顯示為虧損;另有20家公司廣告費用支出超過千萬元級別,但上半年的凈利潤也顯示為虧損。
從大額支出廣告費用的上市公司所屬行業及主營業務情況來看,有不少屬于消費類企業,由于產品直接對接消費者,因此,巨額廣告的支出也“不能避免”。但是,在支出巨額廣告費用之后,依舊有企業凈利潤出現虧損。
荃銀高科的中報顯示,公司支出廣告費約1084.8萬元,上年同期這一數字則為約209萬元,同比大幅增長。而上半年的業績情況來看,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411.3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205.78萬元,增長12.12%;利潤總額-580.40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1.91萬元,下降11.94%;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855.84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16.36萬元,下降33.83%,造成本報告期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公司從兩方面進行了解釋,包括小麥主要銷售區域受天氣影響,種植結構短期內有所調整,小麥收獲后未種植晚稻,直接改種中稻,導致公司晚稻品種銷量未達預期;水稻、玉米品種科研投入加大。
和荃銀高科上半年凈利潤虧損同時被投資者關注的,還有公司17項決議被臨時股東大會否決。被否決的議案涉及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四川同路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股權。查閱公開資料可知,這是荃銀高科第二次嘗試收購同路農業但卻以失敗告終。
和這些大手筆投入廣告費用的公司相比,也有一些企業廣告宣傳推廣費用極低,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值較高,實現“四兩撥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