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孫憲超
繼*ST昆機之后,*ST吉恩在1月12日晚發布股票終止上市風險提示公告稱,預計公司2017年年度經營業績為虧損,可能出現被上交所終止股票上市交易的情形。
在此之前的1月10日晚,*ST昆機曾經發布公告稱,預計2017年不能盈利,A股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由此,市場認為,*ST昆機將成為“2018年退市第一股”。時隔僅僅兩個交易日,*ST吉恩即表示,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9.46億元,公司所處的鎳行業產品價格依然在低位震蕩徘徊,公司主營業務無明顯好轉;人民法院未受理債權人提出的重整申請,巨額的財務費用未能有效化解,預計公司2017年年度經營業績為虧損,可能出現被上交所終止股票上市交易的情形。
*ST吉恩的主營業務為鎳金屬采礦、選礦、冶煉及其相關化工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最近幾年,*ST吉恩經營繼續面臨嚴峻的形勢,公司主要產品價格在低位震蕩徘徊,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未明顯改善,多數貸款逾期,資金周轉困難,經營持續虧損。因為最近三年的業績連續虧損,上交所決定自2017年5月26日起暫停*ST吉恩股票上市。
早在2016年下半年,當*ST吉恩面臨暫停上市壓力時,曾希望通過資產重組保殼,吉林省盛融新材料有限公司一度成為交易對象,吉林省盛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與*ST吉恩同為吉林省國資委。然而*ST吉恩在2017年1月3日晚卻宣布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系因公司與交易相關方就交易方案核心條款未達成一致意見。重組終止也意味著*ST吉恩保殼失敗。
兩個月之后的2017年3月2日,*ST吉恩收到吉林國投的通知,吉林國投以*ST吉恩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對公司進行重整的申請。由于吉林國投是由吉林市國資委出資成立的國有獨資企業,而*ST吉恩的實際控制人是吉林省國資委,因此這也被外界看成是當地政府幫助*ST吉恩實現涅磐重生的一次重要機會。
*ST吉恩2017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9.46億元,截至2017年12月20日,*ST吉恩金融機構貸款累計逾期本金高達71.94億元,欠息累計金額11.72億元,總額超過80億元。與此同時,包括渤海銀行大連分行、招商銀行深圳時代廣場支行等10余家金融機構對*ST吉恩及控股子公司提起訴訟及采取保全措施。外界普遍認為,對金融機構的貸款等債務本息逾期金額不斷增加,與多家金融機構訴訟官司纏身,成為影響*ST吉恩重整、恢復上市的最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