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上市公司 > 正文

          工大高新陷內部紛爭 投資者力挺改組董事會

          2018-03-13 14:42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這幾天,上市公司工大高新因為一則公告受到媒體及市場廣泛關注。2月22日,工大高新發布公告稱,22名合計持有公司超過14%股份的股東,要求在股東大會上審議罷免部分董事,而就在此前,工大高新曾發布公告稱將改選3名董事。一時間,工大高新的內部紛爭因為媒體報道迅速被推到臺前。

              據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事情起始于2018年2月初,當時,合計持有工大高新11.5%股份的16名股東提出了涉及現任董事會、監事會的撤換、新增議案,其中包括撤銷現任董事長張大成的職務。后經過內部協商,上市公司董事會最終同意改選3名董事,并定于2月28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對此事項進行審議。但在2月21日,提議股東們提出臨時提案,要求罷免公司第八屆董事會張大成、何顯峰董事職務,不同的是,此次提請的股東數增加到了22名。2月22日,事情急轉直下,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取消臨時股東大會,并否決了提議股東們的臨時提案。這起內部紛爭,至此陷入僵持階段。

              那么,提議股東們為何提請改組董事會,罷免張大成等人職務呢?一位參與此次事件的股東稱,上市公司現任董事會因為管理不善,屢次導致公司利益受損,也給股東們的利益帶來了實質損失。例如,因為違規讓第一大股東哈爾濱工業大學高新技術開發總公司(以下簡稱工大高總)多次提供融資擔保,導致其所持有的6.45%的股份被凍結;因為信披違規導致公司被證監局處罰;在紅博商貿城相關仲裁過程中,公司分公司未經授權私自簽訂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和解協議,導致上市公司2017年度虧損1.5億。參與此次事件,是希望讓更有能力的人進入管理層,明確高科技戰略、切實清理低效資產。

              相關人士分析,縱觀工大高新近幾年業績報表,提議股東要求處置“低效資產”的訴求,背后的根源在于新舊業務的矛盾。

              工大高新的傳統主業為乳制品制造和大豆深加工業務以及商業服務業,2016年,重組漢柏科技完成后,乳制品制造和大豆深加工業務收入占逐年減少,2016年年報顯示,其占比分別為5%和7%,已被邊緣化。而公開財務數據顯示,工大高新的商業服務業也基本處于虧損或微利狀態。

              反過來看,工大高新2016年收購的優質標的漢柏科技表現亮眼,自業績并表后,迅速成為工大高新營收的主力。2017年上半年,工大高新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加466.25%,2017年前三季度,工大高新實現凈利潤2.19億元,2017年業績預告中,公司預計2017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2016年相比,將增加4800萬元至6300萬元,這主要依賴于漢柏科技。

              該名股東代表透露,提議股東們此前在提請改組董事會的同時,也提出了《關于提請變更公司名稱及確立人工智能為公司第一主營業務的議案》、《關于提請成立公司低效資產處置小組的議案》,他表示,提議股東們最終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改組董事會,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確定公司發展主業,在人工智能正處于“風口”的時候,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整件自開始發酵至今,吸引了大量中小投資者的關注,從東方財富網工大高新股吧里可以看到,大多數投資者都希望改組能夠成功,在他們看來,剝離低效的資產,全力發展人工智能業務,將能使工大高新進入快速發展期。

              公開資料顯示,工大高新第一大股東為哈爾濱工業大學高新技術開發總公司(以下簡稱工大高總),實控人為哈爾濱工業大學。通過Wind查閱相關數據發現,目前黑龍江省共有36家A股上市公司,相比于浙江,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這一數據遠遠不如,而像工大高新這樣,基本面向好,發展前景看好的上市公司,黑龍江省并不多。

              上述股東代表認為,此次事件,應該引起哈工大及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就事件本身而言,中小股東及投資者的利益訴求應該得到尊重,從長遠發展來看,引進職業經理人,讓更具專業素養的人才接管、經營企業,發揮好子公司漢柏科技的科技創新優勢,做大做強人工智能產業,不但對工大高新的發展有好處,對哈工大及黑龍江省的科技創新能力,也會有一定的帶動作用。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