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A股公司售賣金融資產、變賣房產、變賣股權等情形再次多了起來。一些上市公司甚至變賣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資產:比如字畫、飛機,還有應收賬款等。
而這之類的公司,多數年內業績平平,售賣資產很多都具有“扮靚業績”的目的,有些甚至希望借此扭虧為盈。
01賣股票
匯鴻集團今日晚間公告稱,截至2018年12月13日收盤,公司通過集中交易系統累計減持所持華泰證券無限售流通股384.427萬股,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匯鴻國際集團中天控股有限公司通過集中交易系統累計減持所持江蘇銀行無限售流通股450萬股。
匯鴻集團表示,扣除成本和相關交易稅費后,經初步測算,上述減持公司可獲得投資收益共計約8703萬元,計入2018年度公司當期損益。
除了匯鴻集團,事實上,年末已有多家上市公司通過售賣所持其他上市公司股票,獲取了不菲的投資收益。
如錦旅B股日前公告稱,公司于12月13日累計出售浦發銀行208.10萬股,上述減持可獲得稅前投資收益1712.90萬元。
自今年11月開始,錦旅B股就開始持續出售所持的幾家上市公司股票等金融資產,初略估算,僅最近兩個多月的時間里,錦旅B股已通過上述出售股票行為,合計獲得投資收益超過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錦旅B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5519.15萬元,這意味著,僅上述投資收益就已達到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的約4倍。
事實上,錦旅B股在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都通過出售所持其他上市公司股票獲取投資收益。公司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21.97萬元、-414.35萬元和1.98萬元,如果今年沒有持續出售其他上市公司股票,錦旅B股今年此前的幾個季度均可能陷入虧損。
信雅達、中國長城、任子行(維權)、大眾交通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均在年末有出售所持的其他上市公司股票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