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晚間,益生股份披露了2018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124.42%;凈利潤3.63億元,2017年同期為虧損3.2億元;基本每股收益1.08元,同比增長217.39%。公司還擬每10股轉增7股并派現2元。
年報顯示,2018年白羽肉雞行業總體表現為供給端緊縮,需求端旺盛,相關產品價格逐步上揚,行業景氣度復蘇。受行業景氣度上升的影響,公司主營產品父母代肉種雞雛雞和商品代肉雛雞價格大幅上漲,其中父母代肉種雞雛雞均價較上年度增加23.94%,商品代肉雛雞均價較上年度增加138.41%。
除了行業因素外,益生股份還表示,公司繁育推廣的哈伯德肉種雞由于其自身卓越的健康水平和平衡生產性能,被市場認可與好評,特別是被大型一條龍企業廣泛飼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日益凸顯。
此外,在市場上祖代白羽肉種雞緊缺的情況下,公司由于曾祖代白羽肉種雞的引進確保了自用祖代雞的供應,并嚴格執行自養祖代肉種雞和父母代肉種雞不換羽程序,確保種源的凈化和健康,使得產品供應量及質量得到雙保障,對公司的主營產品父母代肉種雞雛雞和商品代肉雛雞供應帶來較大利好。
作為傳統的周期行業,2018年確實是肉雞行業的“大年”。根據畜牧業協會統計,我國祖代白羽肉種雞引種(更新)量自2015年至2018年持續四年收縮,年引種(更新)量均低于75萬套。2018年,受祖代白羽肉種雞引種緊縮及強制換羽明顯減少等因素影響,父母代白羽肉種雞的存欄趨勢性下滑,致使商品代白羽肉雞飼養量及雞肉供給量下降,商品代肉雛雞及父母代肉種雞雛雞價格持續回升。
受祖代白羽肉雞持續引種不足的影響,預計2019年我國白羽肉雞行業供給緊縮的現象將依舊持續。同時伴隨著近期非洲豬瘟加劇,雞肉高替代性凸顯,業內人士普遍看好雞肉的需求復蘇以及在非洲豬瘟疫情下雞肉的長期替代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