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濤
近日,包鋼股份(代碼:600010,SH)市場化債轉股交割儀式在呼和浩特市舉行,標志著內蒙古自治區金額最大、涉及債務主體最多的包鋼債轉股項目正式落地,金額共計77.35億元。這也意味著,包鋼股份關于推進債轉股計劃的三步走戰略正有序推進中。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0月份,包鋼股份審議通過了《關于債轉股相關事宜的議案》,決定依托其全資子公司內蒙古包鋼金屬制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屬公司”)為平臺,以第一步將427.67億元資產劃撥至金屬公司,第二步金屬公司吸收社會資金和債權,增資擴股,第三步包鋼股份用收到的金屬公司償還資金來償還金融機構債務“三步走”的方式實施債轉股相關事宜。
據悉,包鋼股份與參與首批債轉股的中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農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轉型升級基金投資中心、金屬公司管理層的資金全部到賬,共計77.35億元。
包鋼股份表示,此次債轉股項目開創了由債委會牽頭,全部債權人參與,“債轉股債務重組”化解企業風險的模式。同時,實施債轉股計劃亦可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有效化解了包鋼債務風險,增強包鋼股份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健康發展能力。
交割儀式當天上午,包鋼集團總行級債權人委員第三次會議在呼和浩特召開。會議通過了債轉股及債務工作的后續工作安排,債權銀行一致認為,包鋼債轉股符合政策要求,是各家債權銀行落實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
(編輯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