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近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生豬供應被重點提及,包括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全面落實省總負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措施等。券商最新的研報紛紛提及,這為兩市的農業企業迎來了機會。
“心無旁騖做實業,更加堅定了企業以科技創新助力農業發展的信心。”大北農董秘陳忠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生豬養殖機遇被看好
對于此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召開,有券商研報提及,預計養殖及相關產業將迎來第二波利潤兌現投資機會。
有研報分析稱,目前,母豬存欄和生產效率雙殺,預計明年豬價將持續高位;對于本輪豬周期,研報認為,養豬行業有望迎來3年至5年盈利期。
綜合來看,擁有技術力量和資金支持的龍頭企業,有望在此輪豬周期中收獲豐厚的利潤。此外,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提及,要打贏脫貧攻堅戰等內容。
對此,大北農董秘陳忠恒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企業也積極響應政策,用科技創新來助力企業發展,并響應號召,為扶貧貢獻力量。
以大北農為例,陳忠恒介紹,“公司26年以來,一直聚焦種植和養殖產業的產品和服務(生豬、飼料、疫苗、玉米、水稻),提升產品品質,布局全國100多家飼料廠和80多家養殖基地,搶抓養殖機遇期,融入第三次創業浪潮,實現事業的第三次轉型。而且,公司主動參與扶貧工作,在18個扶貧縣開展產業扶貧工作,公司將繼續響應號召,在更多的貧困縣域以產業扶貧、科技扶貧、信息化扶貧等方式,為貧困地區貢獻綿薄之力;此外,公司響應號召,積極承擔(參與)國家科研項目,公司將繼續加強科技創新,藏糧于技、服務農民,通過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產業的發展。”
5家農業公司年內股價翻番
查閱公開信息可知,此輪養殖行業的盈利行情,為擁有養殖及其相關業務的上市公司帶來了實質的利好,不僅是擁有生豬養殖業務的上市公司被追捧,擁有其它畜牧養殖業務的上市公司,也獲得了可觀的利潤。
業績方面來看,目前披露2019年全年業績預報的上市公司中,有養殖業務的上市公司提及,有望在2019年獲得豐厚的利潤。
“2019年全年預計凈利潤22.5億元至23億元,增長幅度為520.11%至533.89%。”益生股份在公告中稱,對于業績變化原因,公司解釋,是受雞肉供給緊張和需求替代影響,行業景氣度高。
圣農發展也預計,2019年度凈利潤37.05億元至38.05億元,增長幅度為146.10%至152.74%。
此外,一些農業公司在資本市場上也受到追捧。據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的股價累計漲幅榜顯示,有5家農業公司股價累計上漲超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