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上市公司 > 正文

          贏合科技新簽鋰電訂單超10億元 預計一季度業績最高增140%

          2020-04-08 14:56  來源:證券日報網 林娉瑩

              本報見習記者 林娉瑩

              4月6日晚間,贏合科技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0年1月至3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億元至1.7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112.12%至140.41%。

              關于一季度業績增長的原因,公司表示是受益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一體化和集成化創新,公司產品性能和品質持續提升,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市場拓展能力大幅增強,訂單規模和客戶結構持續優化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一季度,為助力國內的抗疫防控工作,在鋰電設備主業外,贏合科技還推出了口罩機自動化生產線以及口罩代工業務,形成業務增量。據此前報道,贏合科技已向河南圣光、中石化易派客、山西國藥、廈門聯合等73家企業發貨218臺口罩生產設備。

              但對于口罩機業務的具體利潤貢獻,贏合科技董秘辦相關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并未直接回應,只表示:“一季報將在4月下旬披露,具體情況以公告內容為準。”

              此外,業績預告公告還顯示,贏合科技在2020年第一季度新簽鋰電訂單超過10億元。關于訂單情況,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一般來說,國內鋰電設備行業訂單的交付周期是4-6個月,但具體訂單的交付情況也存在著個體化差異。預計一季度新簽訂單會對全年業績有一定貢獻。”

              對于公司所在行業發展情況,上述人士介紹稱,鋰電設備行業屬于投資拉動的產業,過去兩年在國內補貼退坡預期及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下,行業處于洗牌階段。但電動化長期趨勢不改,全球新能源汽車呈現加速滲透態勢:“2020年國內已明確補貼延長,各地也陸續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將對市場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太平洋證券研究認為,2020年鋰電有望迎來內外需共振。國內方面,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明顯改善,電池企業均有較大擴產規劃;海外方面,歐洲排放標準面臨嚴格升級,預計歐洲整體新能源汽車今年有望增長,大眾、寶馬、戴姆勒等主流車企將加速電動化進程,加上特斯拉整體銷量的預計增長,由此帶動全球鋰電需求,產能擴張需求在即。

              公司曾在2019年半年報中提到將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打造國際鋰電設備一流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但市場更為關心的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的迅速發展,是否會拖累公司的海外拓展步伐?

              贏合科技方面表示,公司一直重視海內外市場的拓展工作,目前公司的客戶與訂單結構仍以國內市場為主,也一直與海外客戶保持溝通并已達成銷售訂單。“整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的中長期趨勢并未受到疫情影響,主流車企也都在做電動化的相關布局,我們依然看好海外市場的發展,”前述人士補充道。

              關于海外收入成分較高的電子煙業務,公司表示:“該板塊由子公司獨立運營,目前疫情與政策對電子煙業務有影響,但該板塊占公司整體資產比重小,對公司運營整體影響不大。”

          (編輯 張偉)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