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文婧 見習記者 杜卓蔓
3月5日,仙鶴股份披露了2020年度業績快報。受限塑令政策推動,食品紙質包裝、紙吸管以及醫療用口罩、針筒等紙包裝逐步替代塑料產品,紙基材料作為可完全降解的循環纖維材料,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國內大型高性能紙基功能材料研發和生產企業,仙鶴股份抓住了紙基類包裝材料業務的重大發展機遇,實現了經營業績的快速增長。
快報顯示,2020年度仙鶴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8.43億元,同比增長6.04%;歸母凈利潤為7.15億元,同比增長62.45%;2020年度公司實現基本每股收益約為1.1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56%。
仙鶴股份方面表示,2020年度業績增長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產能擴張、拓展新市場、以紙代塑拉動需求增長、物流行業發展帶來物流相關紙基材料銷量增長、降本增效措施的有效實施等。仙鶴股份董秘王昱哲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21年,公司將積極布局食品與醫療消費材料、日用消費材料與電氣與工業材料的產能,并長期看好該類市場的發展。”
產能釋放助力業績爬坡
快報顯示,仙鶴股份可轉債募投項目年產22萬噸高檔紙基新材料中的哲豐PM5和PM6項目已分別于2020年8月份和3月份投產并實現銷售;公司東港片區PM28項目也已在8月中旬開機生產,公司產品業務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綜合規模效益逐漸凸顯,單位生產成本下降。
據悉,“年產22萬噸高檔紙基新材料項目”建設有4條生產線(PM5-PM8),主要生產格拉辛紙、液體包裝紙、烘焙紙、熱升華轉印原紙等高性能紙基功能材料。“目前已投產的PM5和PM6兩條生產線運行穩定,另外兩條生產線PM7和PM8將于2021年一季度完成安裝并進行調試生產。”對于公司的產能布局,王昱哲向記者提到,“公司在2020年下半年投放的產線將在2021年得到產能的釋放,公司及合營公司具備的年產能將從2020年底的超90萬噸增至2021年的110萬噸。”
經營業績方面,國金證券在研報中提及,2020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仙鶴股份營收分別同比增加10.8%、3.6%、10.2%、17.6%,其中第四季度環比增加15.4%,主要原因是2020年8月份公司新產能的如期投放。
仙鶴股份在常山基地新規劃的產能還包括年產30萬噸的食品卡紙項目以及年產100億根的可降解紙吸管項目。王昱哲向記者透露,“若進展順利,公司30萬噸食品卡紙項目有望于2022年上半年投產。”
“以紙代塑”打開市場空間
事實上,上述可轉債募投項目年產22萬噸高檔紙基材料與電商快遞、食品類包裝等高性能紙基類消費產品密切相關。在限塑令的嚴格管控與長期推廣下,特種紙的需求正在被不斷挖掘。
“公司生產的紙基功能產品使用可完全降解的循環纖維材料,在電商快遞、食品包裝、外賣服務、醫療健康等領域均可實現對塑料包裝的替代。”王昱哲向記者介紹,“目前公司的產品能夠輻射到以紙代塑產品端基本上所有的產品種類,并且已經與下游客戶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據記者了解,仙鶴股份已連續多年進入百勝中國(肯德基、必勝客等)、麥當勞、星巴克等知名快速餐飲巨頭的食品包裝類產品供應鏈,近年來也同時進入了太平洋咖啡、Costa、喜茶、奈雪、盒馬鮮生、全家、喜士多、華潤萬家、萬豪、洲際、香格里拉等知名品牌和企業的食品包裝類產品供應鏈。
“公司目前以紙代塑方面的產品需求旺盛。”王昱哲表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公司食品與醫療包裝用紙及標簽離型用紙的收入占比從2019年的23.95%提高到30.14%。”
無錫源本匯機電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桂文(原維美德生活用紙服務業務中國區總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疫情影響,外賣行業的訂餐數量持續高漲,疊加限塑令的影響,外賣用到的餐盒、紙袋等的需求量會有大幅增長。此外,高檔日用品、煙、酒及禮品等對包裝紙的需求的增長,也打開了消費類紙質產品的市場空間。”
“雖然需求的增加帶來了紙價的上漲,但與過去二三十年的歷史價格相比,紙價目前并不在高位。隨著眾多漿、紙新項目的投產,我國紙基類消費產品的需求將得以逐步覆蓋,紙價可望保持。”范桂文補充道。
(編輯 李波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