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2月24日晚間,凱美特氣公告稱,近日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石化分公司(以下簡稱“廣東石化”)、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南化工銷售分公司(以下簡稱“華南化工銷售”)簽訂《產品氫氣供銷(合作)框架協議》。
依據該協議,廣東石化擬將其石油焦制氫部產出的部分產品氫氣通過華南化工銷售對外有償銷售給凱美特氣。凱美特氣擬在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內投資新建30萬噸/年雙氧水項目,需利用廣東石化產品氫氣作為原料。廣東石化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于2022年底全面建成投產,該煉化一體化項目所產生的氫氣產品可作為凱美特氣30萬噸/年雙氧水項目的原料之一,每年可消化氫氣約6000噸。
在石化冶煉過程中時常會產生氫氣,由于氫氣是易燃、易爆、不便儲存的氣體,如何能經濟有效利用的是石化生產的一大課題。目前,以中石化、中石油為代表的大型企業常采取加氫站、氫氣儲能、液化運輸等方式消化。凱美特氣緊貼石化企業建設雙氧水生產項目,為安全、經濟、高效消化利用石化生產過程中的氫氣提供了一條新的解決思路。
此前,凱美特氣曾推出定向增發,計劃募集不超過10億元,其中4.3億元計劃用于“30萬噸/年(27.5%計)高潔凈食品、電子級過氧化氫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為5.2億元。凱美特氣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上述項目完成達產后,不僅能與凱美特氣現有電子、消費業務相匹配,更能與上游石化企業發生緊密聯系,有效利用石化企業生產中產生的氫氣產品,同時有利于改善國內雙氧水本地化供給的結構性矛盾。”
國內雙氧水產業近年來走過多輪過山車行情,此前突出問題包括低端產能過剩、中高端產能嚴重不足、行業內價格戰持續等。
此外,受制于資源分布不均等地理條件限制,雙氧水產地和市場之間距離過長。隨著國家對該行業的調控政策逐步落地,已有過剩低端產能被淘汰出局,價格戰勢頭有明顯改變,行業產能規模集中度有明顯提升,產業優化布局加快實施,疊加下游消費正在復蘇,有望在年內產生一輪景氣行情。
生意社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預計今年雙氧水價格有望持續回暖,行情有望好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