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紅
華亞智能重組事項迎來新進展。9月3日,華亞智能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于同意蘇州華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注冊的批復》。
根據公告,華亞智能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蘇州冠鴻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鴻智能”)51%股權,同時向不超過3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交易完成后,冠鴻智能將成為公司控股子公司。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標志著華亞智能的重大資產重組計劃正式獲得監管機構的認可,將有助于公司加速實現戰略轉型,拓寬業務領域,并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華亞智能專注于向國內外領先的高端設備制造商提供“小批量、多品種、工藝復雜、精密度高”的定制化精密金屬制造服務,其下游客戶以半導體設備領域為核心。冠鴻智能則主要從事生產物流智能化方案的設計與優化,以及相關智能裝備系統的研發、制造、集成和銷售。
根據評估報告,以2023年6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選用收益法評估結果作為評估結論。經評估,冠鴻智能股東全部權益的評估值為8.06億元。經確定,冠鴻智能51%股份交易作價為4.06億元,增值率1468.47%。
為何高溢價收購該公司?《證券日報》記者多次致電華亞智能,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袁帥認為:“盡管兩家公司在主營業務上存在較大差異,但此次收購可能被視為華亞智能尋求多元化發展的重要舉措。高溢價反映了市場對冠鴻智能增長潛力的認可,可能包含了對協同效應和資源整合后價值提升的期待。”
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認為,隨著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的發展,企業對現代物流及先進物流技術與設備的需求與日俱增,尤其在半導體、動力電池等領域。預計智能物流裝備系統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
據悉,冠鴻智能自成立以來,已成功實施百余個智能物流裝備系統項目,下游客戶主要集中在鋰電池領域;在非鋰電領域,公司拓展了如光學材料等其他行業。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冠鴻智能鋰電行業收入分別為1.05億元、9873.8萬元、3.02億元及2億元;非鋰電行業收入分別為1.1億元、1.05億元、3.39億元及2.67億元。
根據業績補償協議,冠鴻智能2024年度和2025年度的承諾凈利潤分別不低于7000萬元和8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