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曾在2018年1月份提出“2022計劃”的家樂福,正將“精兵+聯盟”的戰略版圖漸次展開。
“家樂福未來在零售業將有更多的合作和更加開放的精神,‘2022’計劃會更加注重和合作伙伴的共贏,公司的主要精力,將集中在食品、餐飲、生鮮、日用雜貨領域,目標是在這些領域做到最好。”日前,家樂福集團副總裁,亞洲區總裁兼CEO唐嘉年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與此同時,家樂福將線下賣場的大家電業務交付給了“盟友”。家樂福中國宣布與國美正式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國美將進駐家樂福遍布全國各地的200余家線下門店,推出“店中店”,家樂福也由此成為首家與國美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店中店”經營模式的外資零售巨頭。
“小家電仍是自己經營管理,大家電由國美負責,人員也會隨之調整。”唐嘉年介紹,“此前的測試也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接下來就是快速發展的過程。”據家樂福方面透露,早在去年底,首批國美“店中店”已在北京、上海、無錫及杭州等地共計11家家樂福門店順利完成改造并成功落地。這一模式一經推出便深受消費者歡迎,截至目前數據,家樂福及國美雙方的整體銷售情況均較過往有大幅提升。根據此次簽署的協議,預計7月底前完成200余家門店的戰略合作。
國美并非家樂福唯一的“盟友”。據公開信息顯示,樂語科技集團和家樂福也有合作,過去雙方的合作在一些手機通訊智能設備領域,未來,樂語科技集團則會將全球最領先的智能健康的體驗區全部落在家樂福。
援引公開信息可知,在2018年1月份,家樂福在官網發布“家樂福2022”轉型計劃,將集團發展目標定位為世界糧食轉型的領導者。而在該集團發布的轉型計劃中,精簡團隊、涉足便利店、發力生鮮和自有品牌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隨后,家樂福戰略聯盟了騰訊、永輝等企業,結合多方優勢進行互補、合作。“在中國和騰訊是合作伙伴,而全球范圍內的業務則和谷歌有合作,此外,美團、餓了么、京東到家也都有合作。家樂福的線下門店面積較大,但并不是所有的品類我們都能做到最好,未來不排除和更多在細分品類做到專業的企業合作,家樂福自身的優勢‘兵力’將放在擅長的生鮮等領域,強化這一領域的員工培訓、售后服務等。”唐嘉年解釋。
據唐嘉年介紹,在大家電業務和國美合作之后,“庫存、配送將直接由國美方面負責,而家樂福在供應鏈上的關注度不會降低,我們在中國有8個配送中心,還有全球采購中心,從中國采購的商品,也可以輸出到家樂福其它國家的線下門店。”
除了更開放的態度和“精兵”策略的開展,在運用新技術改善企業運營效率上,家樂福也呈現了積極的態度,“在6個月之內,家樂福會推出全自助收銀臺,同時,還會在中國所有的門店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唐嘉年公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