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白領人群或將迎來新一輪舌尖上的“消費升級”。
據記者了解到,今年1月在上海低調啟動測試的美團買菜,又有了新的動作。4月17日,美團買菜上海峨山路站將新站開啟。加上美團買菜現已開通的北京天通苑、北苑、姚家園3個服務站,以及上海三泉路、周家嘴、康橋路、江蘇路、張楊路、天目中路6個服務站,美團買菜在京滬兩地的服務站將于本周達到10家規模。
事實上,發力“手機菜籃子”,美團絕非孤例,阿里、京東、美團、蘇寧等電商巨頭亦紛紛入局。談及布局買菜業務的原因,美團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談到,從美團戰略聚焦“Food+Platform”來看,外出用餐、點外賣到家或辦公室這兩大典型場景和需求已經被解決了。“目前看,唯一尚未解決的,就是在家買菜做飯這個需求。”美團方面如是說。
生鮮零售再現新業態
2019年3月26日,美團買菜啟動北京市場的測試,在天通苑、北苑兩大居民區分別開通了便民服務站,將為服務站周邊1.5公里之內的社區居民提供“手機買菜”的服務。
具體來看,美團方面談到,天通苑、北苑是北京常住人口最密集的社區之一,住在這里的社區居民擁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卻因為工作繁忙和交通等問題,往往只能在周末才可以出門買菜,準備一周食材所需。
美團買菜在天通苑、北苑推出測試服務站后,周邊居民可以通過美團買菜App“手機下單、送菜上門”,最快30分鐘可配送到家。配送時間從早上7點開始、晚上21點15結束。這意味著,不管是出門前做早飯、還是下班回家做晚飯,都可以通過“美團買菜”滿足需求。美團買菜的天通苑、北苑兩個便民服務站,將成為附近社區居民的“手機菜籃子”。
有的放矢的一鍵下單成為可能。據了解,用戶可以在App端很方便地查詢到菜單菜譜,包括香椿炒雞蛋、可樂雞翅、啤酒鴨、金針菇培根以及寶寶雞肉卷、奶油玉米濃湯、紅薯泥曲奇等寶寶輔食等。點擊進入菜譜的做法步驟詳情后,還可以直接選購,一次配齊相關食材原料。
據了解,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消費者生活節奏快、社區人口密集,再加上傳統菜市場面臨改造升級,買菜遠、買菜貴、買菜難等問題亟待解決。作為一種便民、服務民生的“生鮮零售”新業態,美團買菜等正在滿足了社區居民對生鮮商品的品質、新鮮度、購買便利性等需求。
北京市商務委印發的《北京市街區商業生態配置標準指導意見》中,明確了將根據社區商業各業態服務功能,居民消費頻率等實際情況,配置蔬菜零售、便利店等基本便民商業業態,并鼓勵“互聯網+”服務進社區,通過智能化服務、線上服務和共享服務等,提升社區商業服務可達性。本次美團買菜的北京試水,以信息化手段實現了線上的蔬菜零售服務覆蓋,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相關政策的響應。
前置倉或成互聯網買菜“勝負手”
短短3個多月時間,美團買菜的服務站已拓展至10個,顯現出“前置倉”模式的易復制性和擴張速度。資深零售行業觀察人士房煜指出,前置倉的這個優點“可能會被各路玩家資本逐漸放大”,甚至成為“勝負手”。
今年1月,美團買菜啟動測試,以“手機APP+便民服務站”模式,聚焦“三餐食材”等核心日常生活消費品類,通過“前置倉”的社區化選址和即時配送系統,為周邊社區居民生鮮零售及配送服務。測試期間,美團買菜0元起送、免費配送、最快30分鐘送達,配送范圍為服務站點周邊2公里內。
美團方面談到,從目前美團買菜的測試運營情況來看,目前核心用戶還是白領人群,消費力相對比較高,消費商品特點是:輕量化、小包裝,滿足2-3人規模小家庭的一日三餐需求;品質化、追求品牌,譬如肉禽蛋等品類會更傾向于選擇品牌認知強的,有品質保障的;隨用隨買,消費時間點集中在早中晚餐等三餐時間點,對配送的時效性要求非常高。
“這是一群區別于傳統菜市場消費的客群。”美團方面表示,“實際上,這是一次‘吃’品類的又一次‘消費升級’,也是更符合當代快節奏工作和生活模式下,滿足家庭消費和高品質食材消費的一種新解決方案。”
網經社分析師陳禮騰認為,美團買菜業務的開展體現了美團的戰略重心。同時,美團買菜自營的模式,更利于品質的把控,加之自有的配送服務體系,業務之間的協同價值正不斷擴大。
陳禮騰談到,一直以來,美團做的就是綜合性生活服務電商。美團建立的服務體系,已經覆蓋到生活服務的各種場景,并聚焦以“吃”為核心的“Food+Platform”戰略。同時,美團在餐飲供應方面一直有所側重。有了食材供應、餐品配送及相應技術服務、基礎設施等上游供應鏈的支撐,美團買菜業務的推進就容易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