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6月17日,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出版”)發布首次公開發行A股招股意向書,擬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不超過4753.79萬股新股,占發行后總股本25%。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信出版集團成立于1993年,隸屬于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主營圖書出版與發行、書店零售及其他文化增值服務。自設立以來,中信出版致力于以優質內容和創意資源垂直整合文化、生活、教育及娛樂等行業,打造以“內容+”為核心的優質知識產權服務生態群,為社會大眾提供知識服務及文化消費。近三年經營業績逆勢而上,始終保持穩健增長,2016年至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實現了9.77億元、12.71億元和16.34億元,凈利潤分別實現了1.28億元、1.87億元和1.96億元。
根據開卷信息的統計報告顯示,2018年中信出版在整體圖書零售市場的碼洋占有率為2.47%,排名第二。同時在選題儲備和出版規模上,中信出版已成為經濟與管理類圖書市場的第一品牌,并長期保持首位。招股書顯示,中信出版各類圖書的出版效率均大于1,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以更少的圖書品種創造更高的銷售碼洋,其中經濟與管理、學術文化、生活類圖書的出版效率在2018年分別達到了8.87、10.83和6.67。
自成立以來,中信出版累計銷售圖書約2.08億冊,先后與全球超過11000位作者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出版發行了包括《從優秀到卓越》、《論中國》、《激蕩三十年》、《史蒂夫·喬布斯傳》、《人類簡史》等多部對社會進步和文化轉型起到重大影響的重磅作品。出版領域也已經從經濟與管理延伸至社科、文學、少兒、生活等方面,實現綜合大眾化式全覆蓋。
在圖書出版領域的儲備優勢基礎上,中信出版把握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歷史機遇,創新建設內容優化體系,突破現有知識服務生態的局限,逐漸從傳統出版企業向知識服務與創意傳播公司轉型。近年來,公司陸續推出中信書店、中信書院、中信楷嵐、中信童書等新文化消費服務子品牌,在無邊界書店、知識付費、教育培訓和藝術策展等領域不斷滿足人們的文化消費新需求。
據招股意向書披露,中信出版本次發行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內容+”知識產權投資與運營平臺建設項目、智慧生活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管理運營體系升級改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在中國經濟崛起的大趨勢和文化強國的大戰略下,中信出版憑借其在品牌、創意、內容、技術方面的競爭優勢,有望逐步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具有較強影響力和較大規模的綜合文化服務提供商。
(李喬宇)
(編輯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