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企業信息 > 正文

          加大政策支持 讓務工人員真正享受到公共服務

          2021-03-09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道明光學(002632)綜合部專員黃美媚的建議內容涵蓋基本公共服務建設、企業合規法律監督,及基層矛盾調解與救助等方面。

              “跨區域結構性失衡將導致東部地區原有公共資源保障體系受到沖擊,而大量務工人員卻又無法真正享受到基本公共均等化。”黃美媚對證券時報記者稱,外來務工人員對東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讓他們及其子女享受到更為優質的教育、醫療、治安等公共服務,是當地政府應盡的責任。

              公共服務結構性失衡

              黃美媚在基層調研過程中發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存在跨區域結構性失衡情況,特別是對于外來務工人員大量流入的東部地區和人員大量流出的中西部地區之間更為明顯。

              一方面,東部地區產業完善、經濟發達,中西部地區每年有大量務工人員流入,新增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總和往往是本地常住人口的0.5倍以上,以常住人口規模配置公共資源將會導致大量務工人員及其子女無法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務;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區由于有大量的務工人員流出,但現實中又往往按照戶籍人口規模配置基本公共服務,導致部分公共資源效益發揮不明顯。

              以黃美媚所在的浙江省永康市為例,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面積1049平方公里,擁有國內最大、最集中的五金制造業產業集群。由于制造業發達,外來務工人員大量流入。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永康市戶籍人口為62萬人,常住人口75萬人,在冊流動人口55萬人,戶籍人口與流動人口之比為1:1.89。

              但是,黃美媚在走訪調研中發現,外來務工人員大量流入對永康教育服務均等化,特別是優質教育均等化方面依然壓力明顯:一是教育基建投入壓力較大;二是教師編制問題壓力較大。

              比如教師編制問題,目前,永康市學前教育教師編制基本用完,未來三年僅教師缺編1000名左右;義務教育教師缺編104名,后續因擴班和小班額共造成缺編308個。所以,要實現4.7萬名隨遷子女就學甚至是7.3萬16周歲以下外來人員的教育培訓,永康的教育資源面臨非常大的編制、資金、土地等壓力。

              試行教師編制

              跨省“虛擬化”調劑

              黃美媚稱,近年來,永康市也在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特別是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優化政策供給和財力支持,每年民工子女教育投入占全市教育總投入的23%左右,努力爭取讓每一個新永康人子女有書讀、讀好書。

              不過,對于永康來說,教育基建投入雖然短期存在壓力,但隨著城市綜合實力提升,壓力能夠逐步化解,但現階段通過探索員額制、雇傭制來解決教師編制問題,也只是權宜之計,無法長期突破。

              “按常住人口配置教育資源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單靠一級政府力量根本無法真正落實到位,需要中央及各級政府協同發力。”為此,黃美媚建議,一是夯實教育段常住人口數據;二是建立全國教師編制數字化地圖;三是加大對外來人口高凈流入地區的教師編制“虛擬化”轉移支持。

              比如教師編制跨省“虛擬化”調劑,欠發達省份多余的教師編制,可以按流出學生數量按一定比例向承接地轉移輸送,這種轉移可以是“虛擬轉移”,隨學生來、隨學生走。這些轉移調整過來的編制將優先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公辦學校,目的是實現教師編制互通互用,共融共享,盤活教育資源,統籌均衡配置,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本地群眾子女一樣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黃美媚稱,外來務工人員對東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讓他們及其子女享受到更為優質的教育、醫療、治安等公共服務,是當地政府應盡的責任。建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突破一些制度障礙,加大一些政策支持,把政策落實更到位。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