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3月8日,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互聯網醫美平臺新氧協辦的“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之“強化醫美行業自律科普提升消費認知”專場論壇在北京舉辦。政企學研聯動,共謀新時代醫美規范發展。當天,新氧正式發布中國醫美行業首個科普避坑指南,醫美消費迎來系統化科普教育新時代。
北京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副所長劉勁松,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楊曉軍,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欒杰,中華口腔醫學會全科口腔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中日友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徐寶華,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王太玲,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受邀參會,共同討論醫美行業從業者如何通過科普方式全面提升消費者對醫美行業的認知,進一步保護消費者權益。

“強化醫美行業自律科普提升消費認知”專場論壇嘉賓合影
科普成營銷新手段
呼吁理性科普教育消費者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楊曉軍介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醫療美容等領域連續多年是消費者投訴熱點。
“第一,個別醫療美容機構以盈利為目的,極力鼓動消費者做醫療美容手術,但其中存在虛假廣告,術后美容效果達不到預期的情況。第二,醫療技術問題導致醫美手術失敗,甚至出現惡性事件。第三,部門機構、醫生為了額外的經濟收入,極力向消費者推薦所謂的藥物或化妝品,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第四,部分醫療美容機構由于資質、技術不達標,或者因資金斷裂,經營不善等原因跑路,導致消費者損失。”楊曉軍總結了目前醫美行業的幾大亂象。針對這些亂象,在衛健委指導下,北京市衛生監督所從打擊非法行醫、強化日常重點督查和聯動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共同治理方面做了積極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對于醫美科普相關工作,楊曉軍則表示,“目前,在醫美領域的權威科普,真的非常缺乏。未來希望能夠給我們協會提供一些專業的,普通消費者也能聽得懂、看得懂的科普指南。”
對此,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欒杰也表示,醫美科普現在成了某些機構或某些醫生營銷的一種手段。“科普與營銷掛鉤,百度里充斥了大量偽科學。換句話說,這不是科普,是圈套,通過‘科普’的形式讓你產生消費的欲望。”欒杰痛陳行業亂象,“我們缺科普嗎?一打開百度,名詞多得是,弄得天花亂墜,而不是怎樣把深奧的科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傳遞給大眾。”
首個系統化醫美避坑指南發布
專家解析常見套路
欒杰建議,做好醫美科普不在于加大宣傳、增加渠道,而是怎樣減少營銷、精心策劃的“科普”,真正為大眾提供所需要的科普。為此,新氧科技梳理了近5年來醫美消費者關注度較高、投訴較多的醫美問題,在中國醫美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乳房整形美容中心主任穆大力、北京聯合麗格第一醫院副主任醫師何照華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麻醉科于洋醫師的專業協助下,梳理了業內首個系統的醫美消費避坑指南,提示醫美消費者像對待其他醫療行為一樣謹慎選擇醫美。
新氧科技按照醫療美容消費前中后三個流程,梳理了獲取信息、機構查驗、醫生選擇、消費認知局限、藥品儀器合規、貸款推薦、簽署協議等八大方面的25個醫美常見陷阱,并提出了規避陷阱的建議,這也是首個系統透視醫美行業消費陷阱的指南。
“新氧作為互聯網醫美平臺,首次系統總結了常見的醫美陷阱,并組織專家給出了避坑建議,不僅可以幫助醫美消費者更好決策,提升醫美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也能推動我們整個醫美行業向上發展,對我們醫美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軍整形外科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吳焱秋評價。
“我們希望能夠拋磚引玉,通過真實案例、專家建議結合的形式,將醫美消費中常見的套路提前告知消費者,幫助廣大求美者樹立正確的醫美觀——醫美有風險,求美需謹慎。”張力明表示,新氧會持續更新避坑建議,也希望更多的醫美從業者參與到醫美科普,提升消費認知。
新氧升級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
醫美科普掀起“認知革命”
2020年,新氧曾攜手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起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據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3月14日-2021年2月25日,攔截問題機構10902家,疑似違規或超范圍執業醫生34905人次;涉嫌違規、違法醫美商品1141157例;總處理違規內容1043313條,包括黑灰產內容、違反平臺規定內容等,內容涉及日記、評論、視頻等。
信息不對稱是造成眾多醫美行業亂象的關鍵因素之一。“消費者有了識別醫美合規性問題的能力,不僅能提高醫美消費體驗感,還能倒逼醫美行業向更陽光的方向發展。”張力明表示,新氧希望在發起影響醫美供給側的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之后,通過幫助醫美消費者提高信息識別能力,形成聚合效應,推動醫美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基于這一目標,2021年,新氧將在自律行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大數據解讀與分析作用。以平臺運營大數據為核心,從違規機構、違規信息、違規產品或服務,以及客服中心投訴反饋情況等多個維度,建立基于求美者個人端的階段性“消費風險”提示模型。依據這一模型,新氧便有能力結合醫美行業實際情況,提出階段性的平臺醫美消費預警。
新氧建立的“消費風險”模式讓醫美科普更具實時性和主動性,可最大限度地實現對求美者的全方位防護。同時,基于此模式衍生的預警機制,也能讓醫美科普更具個性化,有針對性地提升對求美者的防護能力,讓醫美科普的效果得以更好地落實。
張力明表示,新氧未來將著力搭建中國醫美行業科普避坑指南的專家庫體系,囊括醫美界泰斗、優秀青年醫生、器械和藥品廠商嘉賓、公立醫院及醫美機構領導、醫美達人等,覆蓋醫美產業全鏈條。而為了讓科普更有針對性,每期避坑視頻,新氧都會邀請1-2位相應的專家、學者或嘉賓亮相,為廣大求美者帶來最權威和可靠的科普知識。
新氧方面還表示,希望更多媒體參與到共建中國醫美行業科普避坑指南的工作中,依托媒體專業的內容策劃及強大的信息傳播力,進行全民性的醫美消費“認知革命”。(李喬宇)
(編輯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