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3月19日,樂信發布2020年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務業績。財報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樂信平臺促成借款額532億元,營收30億元;全年促成借款額1770億元,同比增長超40%,營收116億元。同時,樂信宣布上調2021年業務目標。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樂信2020年財務表現看,全年促成貸款額、用戶數和營業收入都實現增長,經營狀況逐季不斷恢復;另外樂信積極布局新消費生態,推出新的產品,也為未來業績增長打開了想象空間。”
金融科技業務取得突破
全年平臺服務收入大增150%
具體來看,2020年第四季度,樂信錄得毛利15.2億元,環比三季度大幅增長55%;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息稅前利潤為7億元,環比增長41%;稅前利潤6億元,環比增長55%;截至季末,樂信平臺管理在貸余額765億元,同比增長26%。
值得關注的是,四季度,樂信向金融機構提供科技助貸模式取得重大進展,新增交易額中,無風險、純科技服務模式的部分占比首次超過50%。目前,樂信已快速從重資本擔保風險助貸模式,轉向不承擔風險的科技助貸模式,業務穩定性更強,成長預期更明朗。同時,樂信打造了涵蓋獲客、運營、輔助風控、貸后管理在內的一整套成體系的科技助貸服務能力,幫助金融機構實現“拎包入住”。
根據披露,在金融科技服務,助貸業務方面,樂信在財報中提到,已與100多家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四季度樂信平臺科技服務收入為7.2億元,同比大增232%;全年平臺科技服務收入20億元,同比增長150%,成為本季財報增長最快的業務。
截至2020年年末,樂信用戶數為1.18億,同比增長61%,其中第四季度新增用戶1200萬。費用方面,四季度樂信研發投入達9500萬元,全年研發投入4.74億元。
四季度,分期樂、樂花卡、樂卡打通線上線下場景,產生8760萬個訂單,同比增長26%;全年訂單總量達3億筆,同比增長77.1%。其中,樂花卡開通量突破1360萬,全年累計服務近700萬線下商戶,創造2.4億個訂單和570億元交易額;樂卡等會員產品累計服務用戶數超410萬,擁有品牌權益數量超5000個。
樂信CEO肖文杰表示:“過去一年,樂信在疫情挑戰下如期完成業績目標,用戶數、交易規模、營收等主要指標高速增長,風險表現持續走低。尤其是金融機構科技服務業務增速取得突破性進展。”
上調2021年業務目標至2400億元-2500億元
同時,報告期內,樂信超過90天逾期率為1.95%,2020年三季度末為2.6%。
日前,銀保監會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鼓勵助貸并限制地方性銀行跨區域經營。作為擁有億級用戶的頭部助貸平臺,樂信積累的金融科技能力,能夠幫助地方性銀行更好地開展本地化獲客、營銷、用戶運營,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從近年的監管政策和趨勢來看,網絡借貸平臺面臨越來越多的壓力,如數據的合規使用、個人隱私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合規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出清了不合規平臺。目前行業競爭環境對于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助貸平臺等更加友好。”
值得關注的是,樂信宣布基于一季度的增長及優異資產表現,上調2021年對外貸款業務目標:從之前給出的2200億元-2300億元調高至2400-2500億元,對應2020年交易額增長40%左右。
于百程表示,“樂信調高了2021年的業務增長預期,這是一個比較可喜的信號,也意味著這家頭部金融科技公司在后疫情時代,已經找到業績持續增長的方式,預計一方面是金融科技輕資本服務,另一方面是針對消費商家服務,以及這兩方面協同效應。”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