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12月25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房地產資本峰會——乘風·求變2020物業管理資本論壇”在京成功召開。彩生活董事長潘軍在主題演講中表示,物管行業的上升空間是社區服務,要真正意義上讓社區的居民融入進來,讓社區擁有溫度。
2014年,彩生活上市,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的物管企業,彼時潘軍就曾預言,十年內中國將有100家物管上市公司,其中必將誕生超千億市值的公司。
這個預判正在實現,2020年物管行業站在資本風口之上,截至12月17日,共有37家物管企業登陸港股、3家企業進入A股,此外還有6家物管企業已遞交上市申請。已上市的企業中,碧桂園服務市值突破千億元。
物管行業應居安思危
盡管物管行業的發展進入春天,但潘軍認為,應該居安思危。截至2020年12月22日,有18家物管企業破發。“這背后是資本變了心,還是物業行業不香了?”潘軍在演講之初就拋出了這個問題。
十年前,潘軍任職中國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副會長時,曾提議將協會更名為“社區服務行業協會”,他認為,接替物業管理風口的應該是社區服務。
“彩生活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物管公司,在這里,我們不僅要做一個先行者,也要做一個反思者。”潘軍表示,物管行業已經有超過200年的歷史,并不值得夸耀,行業鼻祖——全球五大行平均市盈率12倍-15倍,以世邦魏理仕為例,其年度營收已經接近15億美元,利潤超過中國所有物管行業的利潤,在15倍市盈率的背景下,該公司仍然擁有120億美元的市值。
對比之下,五大行的服務范圍包括:物業服務、物業租售、評估與估值、投融資管理,這是所有中介行業的必經之路。“五大行沒有母公司,沒有增值服務的收入,物業管理只占總收入的30%。而目前國內物管公司基本都靠母公司輸血,基礎物業服務的收入占到了總收入的80%。如果不突破這個(營收單一)魔咒,國內物管公司是一個比五大行還要傳統的公司,憑什么擁有比五大行高那么多的估值?”潘軍表示。
在這樣的背景下,潘軍提出,物管行業要做增值服務。
“物管企業只有一個優勢,即距離客戶最近。只有把服務客戶做到位,才有機會升維。”潘軍表示,“小區是我們最關注的目標,但是真正具有靈魂的小區叫社區,只有擁有用戶,才能將物管企業打造成流量入口。”
未來物管企業必須升維
在2020年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充分展示了物管企業的上升空間是社區服務。社區與小區有什么不同?潘軍表示,小區是一個物理名詞,社區是一個社會學名詞。“第一,社區是有邊界的,不僅僅是一堵圍墻;第二,社區是有共同的價值觀的。”
要讓小區變成社區,讓社區擁有溫度,要有真正的社區服務,要將對“物”的管理提升至對“人”的融入。因此未來物管企業必須要升維。
怎么升維?潘軍總結稱,第一,要真正意義上讓社區的居民融入進來;第二,要和黨建結合起來;第三,要和街道辦、居委會、社區工作站打通起來。最關鍵的,是要和業委會真正形成互動。
同時,潘軍提出“社區溫度”,他認為這個詞應該代替“客戶滿意度”。后者是開發商考核物業管理部門的KPI指標,主要是針對小區維修、保潔、安全等服務,而社區最大的價值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物業公司跟業委會的交流,是社區跟街道辦、社區工作站、區委區政府的交流。
事實上,作為國內首家上市的物管企業,彩生活已發展成為業內的“巨無霸”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彩生活合約管理總建筑面積達到5.64億平方米,對應的社區數量達到2850個,其中已經產生收益的合約管理總建筑面積達到3.64億平方米。
同時,彩生活打造小區服務在線平臺,通過將平臺輸出給合作伙伴,服務項目遍布中國279個城市,并且已經延伸到海外國家,顯示出了在線平臺的強大實力。
在毛利率方面,公司2020年上半年物業管理服務毛利率由2019年同期的約26.5%,增加0.3個百分點至約26.8%,整體毛利率提升0.1個百分點至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