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2月28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指導,以“公募的力量”為主題的“2018中國資產管理論壇暨中國公募基金20周年行業峰會”在北京召開,銀河基金董事長劉立達就如何認識金融業的本質和回歸金融本源進行了分享。
劉立達表示,要認識金融業的本質,首先要明確金融業的三大核心功能。首先,資本形成是金融業最核心的功能;其次,流動性提供也是金融業的一大核心功能;再次是公共服務功能。在公共服務的領域里面,金融業往往被稱為貨幣銀行體系。
劉立達特別提到,金融業要服務的是一個全過程,僅僅或過多的關注企業設立的層面是片面的。此外,企業是經濟基礎,金融業除了服務企業之外,還要服務于政府、服務于金融業本身、服務于民眾。另外,金融業本身可以作為跨境服務貿易,創造GDP。
關于財富管理行業目前的發展,劉立達表示,在資本形成過程中,財富管理行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募基金有著投資轉化和促進的功能,目前應該更多的強調公募基金在這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促進大眾的小額資本轉化方面,公募基金的重要作用是獨特的,也是不可替代的。目前,流動性管理方面需求依然旺盛,公募基金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應該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劉立達表示,歷史上的嚴格監管使公募基金現在形成了相對優勢,并有條件在平臺上搭載更多的產品和服務。此外,穩健的文化和公募基金內部的精細化管理也是優勢之一。
在演講的最后,劉立達特別強調,回歸本質是要遵循市場邏輯,市場的邏輯是市場經濟的基礎。資本邏輯是市場邏輯的基礎,遵循這些邏輯可能不是一個經濟體、一個國家快速發展或發達的充分表現,但一定是必要條件,回歸本質更多的是要了解基本邏輯和遵循基本邏輯。對于投資者如此,對于個人如此,對一個企業和國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