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在2月28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指導,以“公募的力量”為主題的2018中國資產管理論壇暨中國公募基金20周年行業峰會上,平安大華基金董事長羅春風就“百年老店,風控為主”為主題進行了演講,就平安大華基金在管理和風控方面的心得進行了分享。
羅春風表示,據國家工商局統計,在2012年年底,我國企業共有1322萬家,而存活時間不足五年的企業占比高達50%,大量的企業運營時間僅在三年到七年,或在所謂的“七年之癢”時退出其所在行業,而能夠存活到24年以上的企業僅有1%,而金融機構的平均生存時間則要長得多。。
演講中,羅春風對風控進行了總結和歸納,他表示,圍繞著信用風險、法律合規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和信息安全風險這五大風險,在平安集團的幫助下,平安大華基金建立了嚴格的風險管理系統,并運用大數據進行風險系統的建設、完善和追蹤。
與此同時,羅春風具體介紹其公司風險管理特色:事前,建立信用評價模型,授權授信制度,對于市場上主要的競爭對手的信用進行監測;事中,在建立系統之后,進行動態管理,借助平安集團牽頭建立千里眼系統,對主要的行業和市場上主要交易對手進行信用動態管理;事后,平安大華基金結合監管和平安集團的要求,建立涉及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系統,建立自身的風險管理系統。
在分享的最后,羅春風總結稱,制度、流程、機制、平臺、文化、技術等每一個因素在公司的管理和風控方面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這些因素背后最核心的是人,人對了,事情基本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