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服務型制造大會(下稱“大會”)3日在杭州召開。記者從大會上了解到,中國服務型制造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目前東部地區的發展勢頭最好。工信部將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推動服務型制造業全面發展。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表示,當前,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發展服務型制造有利于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制造業加速恢復發展;有利于破解我國制造業長期發展面臨的矛盾與約束,實現高質量發展;有利于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在當天的大會上,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在大會上發布了《服務型制造區域發展指數(2020)》報告。報告顯示,我國服務型制造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報告首次以指數形式對各?。▍^、市)的服務型制造發展現狀進行了評估。浙江省因生產性服務新產業發展迅速,數字經濟優勢明顯,在服務型制造產業生態、發展成效和融合程度等方面均位列第一。
“服務型制造是制造與服務融合的新型模式,是重塑制造業價值鏈的有效途徑,是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近年來,服務型制造在浙江大地上蓬勃興起。”浙江省副省長高興夫表示,今年1至9月浙江制造網絡銷售突破12000億元。
報告顯示,2020年度區域發展指數排名前10位的省份分別是:浙江、江蘇、廣東、上海、四川、福建、安徽、遼寧、云南和河北。江西、河南、陜西、重慶等一批中西部省份也在蓄勢發力,服務型制造發展成效顯著。
根據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的介紹,從政策支持角度來看,21個省份先后發布了服務型制造配套政策文件,多層級、廣覆蓋的政策體系初步形成,16個省份出臺財政支持政策,通過專項資金、稅收減免等方式推動服務型制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