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7月24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宏觀政策季度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中國金融四十人研究院青年研究員朱鶴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CF40宏觀政策報告《走出需求不足和低通脹——基于美日歐三段歷史的回顧與啟示》(以下簡稱《報告》)。圍繞低通脹時期的經濟表現這一主題,CF40學術委員、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中國金融四十人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郭凱展開交流。
《報告》宏觀部分指出,總需求不足仍是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接下來宏觀政策首先要做的是盡快釋放明確的穩增長信號,并給出相對明確的政策目標,避免預期“脫錨”。在宏觀政策選擇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調節總需求的有力宏觀政策,把兩種政策的工具都用足就能走出總需求不足的局面?!秷蟾妗氛J為,較大幅度降低利率本身也能夠降低政府債務的融資成本,是兩類政策協調配合的直接體現。
《報告》專題部分提出,收入分配惡化難以解釋需求不足和低通脹,最初的負面外部沖擊、市場失靈和逆周期政策失靈對于完整解釋需求不足缺一不可。從美國大蕭條(1929年-1933年)、日本(1998年-2012年)和歐元區(2014年-2016年)低通脹的三段歷史經驗來看,貨幣政策的重大調整成為走出需求不足和通貨緊縮的關鍵。
《報告》認為,通過充分的真實利率下降才能重建儲蓄和投資平衡,克服需求不足。通過向市場宣布明確具體的通貨膨脹目標和政策實施路徑,可以影響市場預期,提升政策效力。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