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僑銀行集團在香港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集團計劃2023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實現10億新元稅前利潤,比現有的5億新元增長一倍。貸款將由目前的350億新元增長到800億新元,員工數量由當前的3000名增加到4200名,并大力發展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業務。
據悉,華僑銀行集團早在2012年就將中國內地和大中華區作為其關注的焦點,并將永亨銀行確定為潛在的合作伙伴。隨后,2014年完成對永亨銀行的收購,形成了業務互補。
華僑銀行集團首席執行官錢乃驥表示:“目前,華僑銀行集團在爭取大灣區商機方面占有優勢。我們擁有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及強大資金基礎,而且在大灣區網絡覆蓋面廣。我們在大灣區11個城市當中的7個城市,有89家分行。珠三角有11家分行,以網絡分布來看,是該區第四大外資銀行。此外,華僑銀行是東南亞第二大金融集團,擁有超過470家分行。”
錢乃驥還提到:粵港澳大灣區是大中華區主要的增長引擎,銀行機構將在大灣區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有多個對粵港澳大灣區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宏觀因素,包括政府的大力支持、人民幣國際化、不斷增強的互聯互通、呈現強勁增長趨勢GDP、私營企業商業活動帶來的差異化戰略定位以及貿易,以及資本及財富流動所帶來的財富管理機遇。今后,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將成為華僑銀行集團業務發展的重要區域,也將在其它方面提供支持,包括運營支持和技術支持等。該行5年內將在大灣區業務投資約10億人民幣,主要用于人才和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