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鄭馨悅
6月4日晚間,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上海銀行本次解禁股份為主要股東上港集團、桑坦德銀行參與該行第五次增資擴股時認購股份,五年鎖定期滿后上市流通,合計3.34億股,占該行總股本比例為2.35%。
根據之前的公告,上港集團和桑坦德銀行為上海銀行持股5%以上的主要股東,在上海銀行2018年、2019年實施穩定股價措施時,兩家主要股東基于對該行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其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同,均斥巨資參與穩定股價計劃,大幅增持上海銀行股票。
公開披露信息顯示,近兩年來上港集團合計增持22.94億元,桑坦德銀行合計增持7717萬元;由2017年末到2019年末,上港集團持股比例從6.48%增至8.30%,桑坦德銀行持股比例從6.48%增至6.54%。
上海銀行方面表示,上港集團是我國最大的港口類上市公司和全球最大的港口公司之一,桑坦德銀行是西班牙最大的銀行。兩家股東近年來的持續增持行為,顯示了主要股東對上海銀行發展的堅定支持和長期持股信心。
一位證券從業人士認為,解禁并不意味著一定會減持,分析解禁影響關鍵還要看解禁的股東構成等因素。一般來說,如果解禁股份的持股方以個人或者存續期臨近的基金為主,那么可能存在較大的套現動機。但如果持股方以大股東或戰略投資者為主,那么拋售壓力就會相對較小。此次上海銀行解禁的兩家都是主要股東,本就是長期投資者,持股意愿本身較強,短期內也許不會有動作。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