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有大行主動下調存款利率,股份行和部分中小銀行跟進調整。存款利率下行,有多重意義:于銀行而言,這是加強資產負債管理、降低負債成本的有效措施,可助力其穩定息差和穩健經營;于實體經濟而言,存款利率下調有望進一步打開貸款利率的下行空間,降低企業和個人的融資成本;于提振消費而言,適度下調存款利率,有利于釋放居民的消費需求。
首先,降低存款利率,有利于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一方面,為貸款利率下行進一步打開空間。“存款利率如果太高,貸款的利率就很難降下來,企業融資成本也就很難降下來。”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于今年初表示。
存款利率下行,可緩釋銀行的負債成本壓力。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存款利率下行,有利于提升銀行進一步向實體經濟讓利的空間,并拓寬貸款利率下行空間,有望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繼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另一方面,對釋放居民消費需求也有一定利好。今年以來,居民儲蓄意愿增強,在消費和投資上相對謹慎,存款增加額相比去年明顯多增。
“下調存款利率有利于釋放居民的消費能力。”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表示,當前居民存款水平處于相對高位,適度下調存款利率,有利于釋放居民消費需求。
其次,降低存款利率,有利于銀行穩健經營。今年以來,貸款利率持續探低,8月企業貸款利率降至4.05%,創有統計以來最低水平。資產端收益率的下行,壓縮了銀行的盈利空間,致使銀行控制負債成本、穩定凈息差的壓力凸顯。
“貸款利率大幅下行,銀行息差壓力顯著加大。”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下調存款利率將對銀行壓降存款付息率發揮積極作用,緩解息差壓力,有利于穩定盈利能力。
再其次,降低存款利率,彰顯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向前邁進重要一步。近年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建立并不斷完善。“本次銀行存款利率下調,表明存款利率改革成效正在顯現。”溫彬表示,存款利率與LPR相互聯動,促使政策利率向存款利率傳導更加順暢。8月,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行5個和15個基點。存款利率下調幅度與之大體相吻合,表明存款利率改革成效正在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