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互聯網金融 > 正文

          網貸清退不應按規?!耙坏肚小?多數公司將有序退出

          2018-11-22 23:43  來源:證券日報 劉琪

              ■本報記者 劉琪

              近期,網貸圈中傳聞,存量1億元以下的網貸平臺會被強制“退市”。一時間,清退“規模論”甚囂塵上,不少投資者都表示擔憂,未來2億元、3億元,甚至5億元規模以下的網貸平臺是否都有可能被強制清退?

              對此,網貸天眼分析師高才業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規模大小作為清退的標準本身就存在爭議,合規與否不與規模大小有關,不是規模越大合規性就越高,相信未來監管層會根據實際情況擴大清退范圍,平臺的合規性是主要考量標準,與平臺的規模大小并無本質關聯。

              “雖然傳聞存量在1億以下的P2P平臺被清退,但官方尚未就存量規模公布清退紅線”,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規模較小的網貸平臺,運營能力普遍較弱,綜合抗風險能力差,盈利狀況也不容樂觀。有些規模小的平臺運營近乎停滯,只是抱著“備案”的投機心理,對于這樣的“僵尸平臺”,清退是合理的,也是加速行業正常出清的方法。當然,這并不代表所有體量小的平臺都一無是處,一刀切的做法不太理性,還是要具體平臺具體分析,對于那些有潛力、也有能力的合規平臺要區別對待。

              那么,若網貸平臺被強制清退,與主動清盤的平臺相比,后續的工作開展有何不同?

              前述業內人士指出,被強制清盤與主動清盤的根本區別在于:被強制清盤是官方意志的體現,清盤的原因更多是從合規合法的角度來考慮;而主動清盤則是平臺方的意愿,更多的是從運營的角度來考慮。

              官方主動要求平臺清退,對于后續工作的開展官方可能直接介入的更多,是行政強制執行;而對于主動清盤的平臺,官方更多的是協助、監督的作用,確保平臺在清盤過程中,投資人的利益得到保障。“不論是官方主動取締還是平臺主動清盤,對于后續的工作都要遵循相關的退出指引,保證投資人、借款人的權益,確保平臺平穩退出”。

              被強制清盤的網貸平臺是否能完全兌付,若無法完成兌付又將如何處理?

              融360分析師艾亞文表示,被強制清盤的網貸平臺,實施業務清償和退出方案,落實出借人資金清償和清退,這其中有可能會存在不能完全兌付的情況。目前網貸清盤方案主要有分期清盤、股權轉讓和打折回購。

              不過,在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看來,從目前形勢看,過半甚至更高比例的網貸平臺不會走上最終的“備案”之列,大多數P2P網貸機構面臨的是有序“良性退出”,被市場出清,沾染刑事風險,被迫出局。

              中國P2P網貸指數課題組負責人胡爾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網貸大數據看,網貸平臺的淘汰率和準淘率已超過80%,目前活下來的可能是九死一生了,雖然還有相當多的不規范且很難規范,面臨清退。但不宜對退出規模進行“一刀切”,而應該著重合規性和發展前景。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