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文
4月12日,由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證券資管”)與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債”)合作編制的“中債—華泰紫金中高收益債券精選指數”正式發布,該指數是國內首只明確定位于中高收益信用債的策略指數。填補行業空白,支持化解企業融資困境。
2018年以來,國內市場的債券指數化投資迎來了爆發期,但產品主要集中于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中高收益債券由于信用風險、流動性等原因,一直未有實質性突破。
本次”中債—華泰紫金中高收益債券精選指數”的發布,致力于中高收益債券的指數化投資,填補了行業空白。通過明確中高收益債券的投資范圍,精選債務主體,一方面能夠為投資者提供預期收益明確、信用風險可控的指數標的,滿足多元化的社會財富管理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債券市場的信用識別和定價效率,支持和引導企業化解融資困境,積極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根據指數編制方案,指數樣本由境內公開發行且上市流通的公司信用債券組成,債券到期收益率不低于閾值,剩余期限不超過3年。區別于傳統的信用債指數,指數編制過程中引入了系列創新機制:
其一,首只聚焦中高收益債券的SmartBeta策略指數。指數明確定義中高收益債券的備選范圍,根據目標收益率和基準利差(3年期國債+3%)兩種情形的平均值,計算備選樣本的閾值水平。與此同時,指數優先保留上一期存續樣本券,收益率閾值水平予以下調1%,從而充分把握主體信用復蘇的市場收益,并降低不必要的調樣沖擊。
其二,“大數據”主動管理信用風險。指數結合外部評級、市場隱含評級和管理人內部評級,建立多重風險防控體系。華泰證券資管通過大數據信用分析系統(CAMS),監控指數樣本備選主體,并定期提供關注清單,主動防范債券違約風險。
其三,精選指數樣本分散化投資。指數精選300家債券發行人,并設置單一主體的樣本數量和權重上限。樣本篩選過程根據債券存續規模、上市流通時間、市場流動性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提升指數的可投資性。
據測算,截至2019年3月29日,“中債—華泰紫金中高收益債券精選指數”自基期(2014年12月31日)以來累計上漲31.30%,年化收益率6.62%,年化波動率0.89%,中高收益特征鮮明。最新一期指數樣本共包含300家發行人、659只債券,指數總市值達6535億元,加權平均久期為1.17年,平均待償期1.61年,平均到期收益率為7.42%,平均票息率為6.53%。
而從海外市場的發展經驗看,中高收益債券品種具有較高的長期收益風險比。據統計,美國市場美銀美林高收益債券指數在1987至2018年的近32年間,年化收益率為8.04%,年化波動率7.96%,而同期標普500指數的年化收益率為7.58%,年化波動率14.77%,長期配置優勢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近一年的收益率下行后,國內市場利率債與高等級信用債收益率已位于歷史中低位,高等級固收產品已難以有效匹配部分居民的財富管理需求。通過優化設計中高收益債券指數和產品,能夠引導投資者在適度承擔風險的情況下,獲取高于傳統高等級固收產品的收益率,有效實現投資者資產配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