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近期,A股市場持續跌宕起伏,周五迎來整體大漲。9月18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走強,滬指收盤上漲2.07%,收報3338.09點;深證成指上漲1.77%,收報13245.09點;兩市合計成交8357億元,行業板塊幾乎全線上揚,券商板塊全線爆發。
對此,9月20日,中信證券研究表示,流動性和信用寬松環境不變,優質成長股因短期調倉和博弈產生的估值調整不會持續,存量資金的紊亂行為接近尾聲,預計外資回流和科創50ETF發行將催化資金重聚合力,推動9月下旬開啟新一輪中期慢漲。
首先,短期利率上行更多反映資金向實體回流,并非政策的主動收緊,實體企業信用成本依然保持下行,經濟依舊處于恢復過程中,流動性和信用政策沒有收緊的必要和動機,此外,隨著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便利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國的實體及金融市場與全球寬松的流動性環境連通程度明顯提高。
其次,對流動性悲觀預期的修正會緩和優質核心資產估值調整的進程,A股長線投資者對消費、醫藥的配置不會因為階段性估值調整而發生改變,因短期資金調倉和博弈產生的調整不會持續,不影響市場整體的上行。
最后,8月中旬以來的三類資金紊亂狀態已逐步回歸常態,成交縮量、機構倉位降低、基金贖回萎縮意味著獲利盤兌現過程基本結束,外資快速回流以及科創50ETF發行將催化存量資金重聚合力。
配置上,中信證券研究建議繼續聚焦順周期與高彈性品種,包括受益于弱美元、商品/能源漲價和全球經濟預期修復的周期板塊,受益于經濟復蘇和消費回暖的可選消費品種,以及絕對估值低且已經相對充分消化利空因素的金融板塊,包括保險和銀行。另外,可以開始配置調整已基本到位的科技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