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本周,主要股指繼續震蕩筑底,上證指數周漲0.4%,深證成指當周漲1.2%,創業板指當周漲2.8%。
對此,3月28日,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發布最新觀點稱,從成交量來看,隨著近一個月指數的持續調整,成交量逐級下行,震蕩磨底之下,成交已接近地量,資金觀望氛圍格外濃厚,但我們看到創業板的成交量環比率先回暖,隨著指數的企穩、北上資金的回流,后續有望帶動主板成交回暖,吸引增量資金入場。
整體來看,陳夢潔認為雖然市場仍處于震蕩磨底過程中,但也伴隨著一些積極的信號:估值回歸相對合理區間、創業板成交回暖、配置型北上資金先行入場等,當前悲觀情緒宣泄接近尾聲,情緒面拐點即將到來。
配置方向上,陳夢潔建議關注績優+低估+長期戰略三條主線:一是,當前處于年報和一季報的業績披露窗口期,輕指數重個股,關注業績可能超預期或者業績確定性強的個股,藍籌白馬股或由于業績確定性或更受資金青睞,可布局盈利與估值水平匹配的品種,從北上資金流入來看,前5重倉板塊中,醫藥、銀行、電子均獲得持續流入。
二是,關注低估值順周期,從一季報預告來看,以化工、機械為代表的順周期行業表現更為占優,上游有色、化工受益于大宗商品價格上行股價已率先有所表現,隨著經濟持續修復,供需提振的背景下,上游的景氣傳向中游的機械、化工設備等傳導。
三是,關注國家長期戰略主線,碳中和、新能源、硬科技等將充分受益即將出臺的各行業“十四五”規劃,政策紅利+景氣度上行將帶來相關板塊的黃金投資機會。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