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監管部門掀起的信托業整頓正顯威發力。銀保監會昨日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經過前期整治信托業市場亂象和突出問題,加大重點業務領域窗口指導和風險防控,各項監管政策和措施開始顯現較好成效,信托業發展出現積極變化。
從2018年前4個月數據來看,通道類信托業務規模大幅縮減,行業過快增長勢頭得到遏制。截至2018年4月末,全行業信托資產余額25.41萬億元,比年初減少8334.59億元,降幅3.18%;其中,事務管理類信托資產余額14.97萬億元,比年初減少6719.65億元。
銀信類業務是此輪信托業整治的重中之重,去年底原銀監會發布的《關于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對此類業務提出以下三方面新要求:
一是商業銀行在銀信類業務中的新要求,主要包括對信托公司實施名單制管理,綜合考慮信托公司的風險管理水平和專業投資能力,審慎選擇交易對手等。
二是信托公司在銀信類業務中的新要求,主要包括:不得接受委托方銀行直接或間接提供的擔保,不得與委托方銀行簽訂抽屜協議,不得為委托方銀行規避監管要求或第三方機構違法違規提供通道服務,不得將信托資金違規投向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股市、產能過剩等限制或禁止領域等。
三是提高銀信類業務的監管要求,《通知》提出,銀監會將進一步研究明確提高信托公司通道業務監管要求的措施辦法。
受銀信類業務規范整頓影響,銀信類業務降幅明顯,多層嵌套規模大幅下降。今年前4月,銀信類業務實收信托余額比年初減少5619.08億元,降幅4.6%。銀行表內資金和理財資金利用信托通道嵌套投資其他資管產品規模合計減少超過2200億元。
此外,信托貸款出現負增長,鏈條縮短、投向優化。信托貸款余額比去年同期少增8478.41億元,同比增速連續7個月下滑,比年初大幅下降16.33個百分點。各類資管產品利用信托通道發放貸款余額比年初減少1182億元,投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金融業的信托貸款規模合計比年初減少1552.54億元。
盡管信托業遭遇強監管整頓,業務發展速度放緩,但銀保監會方面表示,整治信托業市場亂象,壓縮通道業務規模沒有對行業整體盈利狀況產生較大影響。2018年一季度,信托業實現信托業務收入182.0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5億元;實現凈利潤129.3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85億元。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去年底原銀監會信托部官員曾在北京轄內信托公司座談會上表示,銀監會將對信托違規的事件按頂格處罰。今年不少地方的銀監局都把強化信托業監管檢查作為工作重點。例如,北京銀監局將嚴查銀行和信托公司利用信托通道規避資金投向等監管套利行為,重點對通道類業務占比高、增速快的信托公司開展規范整頓。
北京一信托公司從業人員也對記者表示,目前該公司幾乎不再新增通道類業務,存量通道類業務也在不斷壓降,“今年的新項目少得可憐,監管大環境趨嚴,我們自己對業務審批得也非常嚴格”。
銀保監會方面稱,下一步,還將強化監管力度,進一步整治信托業市場亂象,對標資管新規,統一監管標準,發揮信托制度優勢,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方式,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促進信托業抓住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國民財富積累增長的機遇,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