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8月18日,中國期貨業協會發布消息稱,截至2022上半年,期貨市場成交30.46億手(單邊,下同)、257.48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8.04%和10.08%。同期,全球期貨市場成交383.2億手,中國內地期貨市場成交量占全球期貨市場總成交量的7.9%,較2021年上半年占比的12.9%下降了5個百分點。
根據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FIA)統計的成交量數據,2022上半年,中國內地期貨交易所中,大商所、鄭商所、上期所和中金所在全球交易所期貨和期權成交量排名中分別位居第8位、第10位、第12位和第26位。上半年全球各類期貨期權品種成交量排名中,中國品種在農產品品種前20名中占有16席,金屬品種前20強中占有14席,能源品種前20強中占有5席,貴金屬品種前20強中占有3席。
同時,內地期貨市場年初至今共新上市了5個品種,包括1個期貨品種、4個期權品種。其中,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了中證1000股指期貨、中證1000股指期權;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了黃大豆1號期權、黃大豆2號期權、豆油期權。目前,內地期貨市場上市品種數量達到99個,其中商品類87個(期貨64個、期權23個),金融類12個(期貨7個、期權5個)。
中期協同時表示,截至2022年6月底,中國期貨公司總資產1.58萬億元,凈資產1753億元,對比2021年底分別增長14.5%和8.61%,資本實力有所增強。期貨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經紀業務、投資咨詢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和風險管理公司業務。具體來看,截至2022年6月底,經紀業務累計收入121.7億元;投資咨詢業務累計收入0.42億元;資產管理業務累計收入5.19億元,資管產品數量共1848只,產品規模3444.89億元。風險管理公司業務本年累計業務收入1191.83億元。
(編輯 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