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評論頻道 > 股市熱評 > 正文

          赴港IPO 厘清風險再揚帆

          2018-07-05 15:31  來源:中國證券報

              隨著港交所IPO新規在實踐中逐步完善,預計未來會有更多擬上市的企業會將香港市場納入考量。業內人士指出,必須注意的是赴港上市并不意味著企業輕易就能享受到交易活躍、估值提升、資金融進等諸多好處,同時還面臨著發行、流動性等多方面的風險,企業應根據自身需要,制定適合的上市計劃。

              關注發行風險

              業內人士表示,以歷史案例看,企業赴港上市很可能會遇到募資不足的問題。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5月22日,在2016年以來有數據統計的33家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案例中,有12家企業首發募集資金未達到預期,占比高達36.36%。其中,首發募集資金與首發預計募集資金差額最大的是中銀航空租賃,預計募資87.45億港元,而實際募集資金額僅為43.72億港元,另有4家企業實際募資金額與預計規模相差5億元以上。

              另一方面,由于香港資本市場成熟度較高,新股發行后股價表現不佳的情況并不罕見。以5月4日剛剛登陸港交所的平安好醫生為例,上市次日即告破發,收于52.75港元,較發行價54.8港元下跌3.74%。而對于去年上市四大互聯網獨角獸企業,除閱文集團外,眾安在線、易鑫集團、雷蛇均已破發。

              廣證恒生分析師陸彬彬指出,對比A股,港股市場出現破發風險的概率更高。截至今年3月,2017年以來的30家赴港上市的內地企業中,9家企業上市首日收盤價即跌破發行價,占比30%。

              陸彬彬說,從上市日至今的漲跌幅情況來看,公司的股票在二級市場表現不佳,將會影響公司在資本市場后續的運作,如再融資、債券發行等。

              流動性差異大

              根據廣證恒生的統計,截至今年3月,2017年以來的30家赴港上市的內地企業中,主板上市的有25家,平均日均成交量為814.7萬股,平均日均成交額為3969.3萬港元;創業板上市的5家內地企業,較主板上市企業流動性略遜一籌,平均日均成交量為424.6萬股,平均日均成交額為280萬港元。

              此外,港股中不同上市企業之間流動性差異較大,2017年以來在香港主板上市的25家企業中,日均成交量超過1千萬股的有5家。其中,元力控股日均成交量最高,為8455萬股;日均成交量不足100萬股的也有5家,九臺農商銀行自2017年1月12日港股主板上市至今,日均成交量僅為47.1萬股。

              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要想獲得投資者青睞,企業本身一定是具備好的賺錢邏輯的。一般來說,輕資產、利潤高的企業比較適合香港上市,比如文化、教育領域的企業。而對于高速成長的企業,建議在未來兩三年實現利潤兌現后,再考慮赴港上市,可能更受機構及其他投資者歡迎。

              該人士同時表示,好的券商應當善于發掘企業價值。尤其香港市場擁有多元化的投資者群體,不僅包括國際投資者,利用港股通的內地投資者,還有香港本地投資者,因此如何幫助真正質地優秀的內地企業獲得廣大港股市場投資者的認可,對于券商來說至關重要。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