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躲過了長假一周國際股市劇烈波動的A股,居然無視利好支持,選擇了下行。上證綜指下跌3.72%,為近4個月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也是最近10年來國慶節后的首個交易日的最差表現。
7日中午,央行宣布降準,雖然降準的首要目標是支持實體經濟,但畢竟,支持實體經濟就是支持A股市場,只不過中間有個接續轉換的問題。
A股昨日大跌,屬于過度反應,甚至有些非理性。歸納下跌理由,無非是:節前已大幅上漲,美聯儲加息,中美貿易戰升級,假期內國際股市下挫。但節前和節中推出的相關政策措施,有助于對沖不利影響。
牛兄弟認為,昨日A股下跌算是補上了長假期間外圍股的“一跤”,A股的“下盤”仍穩。而且,從A股市場歷次大幅下跌之后的表現來看,次日的反彈回升是大概率事件。
A股的“下盤”說的是中國經濟。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已經連續12個季度穩定運行在6.7%至6.9%的中高速區間。19日,國家統計局將披露今年第三季度的經濟數據,預計這一指標會增加到13個季度。連續穩定的經濟中高速增長是A股市場砥礪前行的最堅強靠山。
正如宏觀經濟正在補基建的短板那樣,A股市場的“基建”短板也正在加快彌補。這里說的A股市場的“基建”指的是資本市場的基礎性法律制度。
因此,牛兄弟堅定的認為,當前致力于“內外兼修”的A股需要用更具戰略性的眼光來審視其投資機會。
最后,牛兄弟還要說一件大事,那就是面對被“閃”了腰的A股,央行是不是也該及時給點流動性支持呢?A股市場的穩定,其實就是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還記得2015年的7月份嗎?那一年的7月5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央行將協助通過多種形式給予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流動性支持。就在7月4日,21家證券公司和25家公募基金公司分別宣布了穩定股市的集體決定,至少有1200億元的資金將直接注入股市。
中美貿易戰升級對A股市場的影響是深刻的,面對這種不亞于2015年的局面,央行該不該出手為A股撐“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