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歆
2020年6月份,無疑將在資本市場“改革臺賬”上留下濃淡相宜的一筆。正是在這個火熱的初夏,資本市場為“保市場主體”推進的“定制式”改革星夜兼程、如火如荼。
6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要把保市場主體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保就業、?;久裆?。
對于“保市場主體”,資本市場無疑頗有發言權!無論是彼時的推動企業運行機制改革、國有企業優化重組、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還是如今的服務于產業結構升級、科創和創新企業發展,資本市場均“牽一發而動全身”??梢哉f,資本市場創設、發展的過程中,一直肩負著激活市場主體發展的重任。
如今,多層次資本市場機構更完善、服務能力自然水漲船高。
科創板開市至今未滿一年,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15家,總市值向2萬億元邁進,科創板公司去年研發投入約140億元,同比增長逾20%。其中,22家企業去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超過50%。
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雖然剛剛起步,但是市場主體已經熱情澎湃,不僅還未接觸A股市場的創新型企業摩拳擦掌,就連大多數擬分拆上市的A股公司也將子公司擬上市地選定為創業板。
新三板改革最大亮點是精選層,經過兩個月時間緊鑼密鼓地準備,已有15家精選層公司即將啟動公開發行。
雖然,科創板、創業板和新三板精選層對于擬公開發行企業的服務各具特點,但其共性則是為“保市場主體”進行“定制式”規則完善——一方面契合企業發展訴求,另一方面引導產業結構調整。此外,正如監管所預期的,如今維度豐富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各板塊間有動力也有能力展開良性競爭,從而在質量維度和時間維度提升服務能力,為“保市場主體”發揮更高效率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