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
經過119天晝夜奮戰,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于8月24日平穩落地,這對深交所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劉鶴副總理對深交所發展提出希望,即成為優質的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的交易所。如何才能走好新的征程,達成這樣的愿景呢?
首先,要吸引各類優質資本參與市場、活躍市場、深耕市場。
資本市場是連接資本與實體經濟的橋梁,是資本與企業聚合的服務平臺,具有天然的資本中心屬性。伴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我國資本市場各板塊以不同定位、不同側重相互補充、相互支撐,又相互關聯。
目前創業板800多家公司中,超九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超八成擁有自主研發核心能力,超七成屬于戰略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聚集特色突出。這說明,上市公司背后的資本以及之前退出的資本,通過所參與項目的上市過程實現了自我升級和蛻變,創業板作為平臺為資本主體不同階段的活動、成長和優化提供了契機,創造了條件。這也成就了創業板和整個深圳市場。
不同類型不同訴求的資本在這個市場聚集,既有需要退出的風險資本,也有籌謀長遠戰略資本,也有長袖善舞的財務資本。隨著經濟生態變化和資本活動不斷創新,創業板、整個深圳市場將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的優質資本聚集地,和其他板塊一起,深刻改變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生態,在經濟發展中不斷發揮出樞紐的作用。
在注冊制下,深交所應更好優化市場制度和生態,吸引各類優質資本參與市場、活躍市場、深耕市場,并以生態改善不斷壯大平臺,成為支撐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金融極。要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制度設計,吸引跨國優質資本參與深圳市場。
其次,堅持“創”字當頭,形成服務創新、創造、創意產業的聚集效應。
深交所創業板設立近11年以來,以服務創業創新企業為己任,并不斷深化這一定位。創業板以“創”字開頭,其意鮮明。而在當前互聯網、生物基因等科技飛速發展和滲透的時代,科技創新活動風起云涌,不僅成為資本追逐的目標,也是引領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方向,資本市場集體將目光投向這類服務對象順理成章。
也正因此,以創業板改革水到渠成。在注冊制下,創業板要更好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制度創新和優質市場服務支持創新、創造、創意產業發展,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深圳市高科技產值突破2.6萬億元,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1.7萬家,中小企業創造的GDP約1.3萬億元,金融業總資產逾15萬億元。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定位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深交所發揮資本市場支持經濟高質量作用提供了宏大背景,打開了巨大空間。深交所要做好“創”字大文章,吸引創新、創造、創意資本,更好支持創新、創造、創意產業。
第三,繼續優化市場制度和提升科技支撐。
此次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進一步優化了發行上市條件,包容更多新興產業,無形中放大了可對接服務的資本的品類和形態,而且在并購重組、再融資、股權激勵等基礎性制度方面均有突破,為縮短與國際資本市場距離邁出更大步伐。
誠然,要成為優質的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的交易所,除了不斷完善的配套基礎制度,形成對創新資本的吸引和集聚,形成足夠躋身一流的規模和容量,還要有過硬的技術力量作為保障。這方面,深交所擁有世界領先的交易安全穩定性和災備處理能力,并率先完成國內首單交易所技術輸出任務,已經形成較好的基礎。
深交所要保持現有優勢,借此次制度改革形成新的比較優勢,堅持創新發展理念,聽取市場呼聲,與市場各方攜手,在推進金融、科技、產業融合中大膽探索,向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的目標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