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評論頻道 > 股市熱評 > 正文

          把金融監管對立化有失公允

          2020-10-27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證券時報記者 徐濤

              從系統的底層架構看,銀行和當鋪實在沒有質的不同,二者都是圍繞一定的抵押物開展借貸經營。因此,馬云說銀行像當鋪——或曰“當鋪思想”嚴重,確實沒什么大毛病。

              其實,不惟銀行像當鋪,馬云最為鐘愛的“螞蟻”,和當鋪也不存在基因層面的差異。前者主要圍繞有形的抵押資產做文章,而后者更多接受的是無形的信用抵押。就“抵押約束”和欠錢要還而言,無論是像當鋪的銀行,還是以未來為己任的“螞蟻”,實在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

              當然,體系相同并不妨礙經營中具體手段的差異化。從放貸效率和效益看,“螞蟻”顯然更勝一籌。一方面,相較于有形資產在各類周期波動中難免的減值、滅失風險,被大數據圈定并牢牢約束的個體信用,顯然要優質得多;另一方面,經營中對成本的管控,“螞蟻”也更具優勢,尤其對貸款中的道德風險,似乎有天生的免疫力。短短幾年,“螞蟻”的體量迅速壯大,就是對此最生動的詮釋。這顯然也是馬云在外灘金融峰會上批評銀行的底氣所在。

              雖然銀行在發展中確實存在許多問題,被批評并不冤枉,如果機制強健、業務能做到位,外來者就很難有立足空間。正如出租車公司能力不強而成就了“滴滴”一樣,但關鍵問題顯然并非馬云撻伐的“當鋪思想”。銀行生存和發展的核心是風險控制,資產抵押(還包括一定的信用抵押)顯然是保障貸款安全最具性價比的手段。銀行在貸款中的審慎態度,是儲戶存款安全的底線保證。

              至于馬云所言企業與銀行打交道過程中“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的問題,顯然不能指望以銀行降低風控門檻的方法來解決,而需要把解決問題的希望,建立在一個健全的多層次市場體系上。銀行畢竟不是風投,銀行沒能力大包大攬,甚至包打天下。

              風控能力,不僅是銀行的命門,也是當鋪、乃至“螞蟻”的命門。要保護好這個命門,除了各自修煉高招外,顯然還需要借助監管的外力約束。弱化監管、摒棄監管而致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教訓,實在太多。不過,從人性和現實的角度觀察,再多、再慘痛的教訓,許多時候也難以使人避免宿命性地墮入同一個泥淖。外部監管的必要性正在于此。

              就外部監管的出發點而言,監管的目的,顯然在于對監管對象安全的維護,只有在安全的基礎上,無論是銀行,還是當鋪、“螞蟻”,才能更好地生存、發展,才能更好地為實體經濟、社會以及貸款人提供各自的服務,并在這個過程中實現各自的利益和發展。外部監管的初衷,顯然不是把一個人或者一個系統束縛住、限制死。

              因此,簡單地把監管對立化,甚至抱怨監管的硬約束在根本上阻滯了金融業務的發展和創新,于邏輯、于現實都很難講得通,且顯失公允??梢员容^肯定地說,在現有的社會背景下,在可預見的時期內,來自外部的監管和約束,不會有本質性地放松,而且隨著技術手段的進步,監管將更有效率。只有在有效監管的框架內,金融業務的發展和創新,才有可能,才有足夠的拓展空間。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