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
昨天市場上有幾條消息引起筆者注意:
一是中央結算公司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境外機構持有9152.57億元中國國債,連續17個月維持升勢,較2017年6月底更是翻了一倍;
二是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硅谷著名投資人彼得-蒂爾考慮針對中國創業公司制定投資戰略,以便在中國快速發展的科技領域分一杯羹。知情人士稱,這位億萬富豪正在考慮不同的投資方法,包括通過直接融資或合作方式組建一支基金;
三是有關媒體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的20天里,滬股通資金累計凈流入136.41億元,深股通資金累計凈流入46.81億元,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183.22億元,基本結束6月下旬以來的凈流出態勢。
前兩條消息反映出中國經濟的吸引力在增強,并已經有聰明的外資以實際行動表達了觀點。過去的11個季度里,中國經濟增速穩定在6.7%到6.9%之間,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穩定性。今年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仍保持了較快增長,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8.5%,比上年提高14.2個百分點,消費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越來越強;同期,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60.5%,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作用繼續鞏固。與此同時,伴隨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中國擁有大批新經濟企業,并且孕育了很多西方人前所未見的創新模式。在總體平穩的運行態勢背后,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動力結構優化的脈絡清晰,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起步良好??傮w判斷,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消費升級步伐加快等因素,將支撐下半年消費延續平穩較快增長態勢。
正是在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支撐下,A股市場也成為嗅覺靈敏資金的捕捉對象,上述第三條消息或可稱為明證——近期滬深股通資金北上凈流出轉為凈流入。
而更進一步的消息是,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表示,到6月底,全國已經有北京、山西、上海等14個?。▍^、市)與社會保險基金理事會簽署了委托投資合同。目前,合同的總金額是5850億元,其中3716.5億元資金已經到賬并開始投資,其他資金將按合同約定分年分批到位。此外,上海還準備追加委托投資300億元,四川準備委托投資1000億元,正在與全國社?;鹄硎聲糖⒑炇鹜顿Y合同。
顯然,在指數連續回調時,多路資金卻發現了中國經濟的強韌,并瞄準了這一背景下A股的投資機會,并已經在行動。昨日,滬深股指先抑后揚,在水泥、鋼鐵等基建板塊走強,兩市成交量溫和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