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評論頻道 > 宏觀時評 > 正文

          “立體追責”提升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

          2020-05-18 06:29  來源:中國證券報

              證監會近日對康美藥業作出處罰及禁入決定。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日前再次強調對財務造假等惡性違法違規出重拳、用重典。分析人士指出,行政處罰不是終點,包括行政處罰、刑事追責、民事賠償及誠信記錄在內的資本市場立體追責體系已經建立,多種追責手段綜合發力將顯著提升違法違規成本,震懾財務欺詐行為,凈化市場生態。

              目前,行政處罰的威懾力已大幅提升。3月1日頒布實施的新證券法,大幅提高了罰款金額上限。相關主體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的,最高可被處1000萬元罰款。有必要解釋的是,近期部分個案處罰額度較低,主要源于涉案違法行為發生于新證券法實施之前,證監會只能在法定范圍內采取上限罰款、市場禁入等措施。證監會特別強調,對于違法行為雖然開始于3月1日前,但目前仍在持續發生和產生嚴重危害的,將嚴格按照新證券法的規定嚴加懲治。同時,監管部門加強對中介機構的追責,對淪為“放風者”和造假“幫兇”的中介機構將嚴懲不貸。

              行政處罰不是終點。證監會正努力推動構建起自律管理、日常監管、稽查處罰、刑事追責、集體訴訟和民事賠償有機銜接、權威高效的資本市場執法體系。其中,通過投資者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等方式來激發市場化約束力量,讓造假者付出“破產”代價,是國際證券市場打擊造假的慣例。A股市場上,投資者維權意識越來越強,此類案例逐步增多。比如,方正科技虛假陳述案,在證監會做出行政處罰后,上海金融法院受理1300余件案件,涉及千余名投資者,通過示范判決加調解的方式,公司賠付7000余萬元。華澤鈷鎳在被證監會處罰后,百余名投資者通過民事訴訟獲得賠償4900余萬元。目前,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已提上日程,這無疑將進一步便利投資者維權,震懾造假行為。

              此外,追究刑事責任更是打擊資本市場造假的利器。證監會多次表示,加快推動刑法修改,提升違法成本;加強行刑銜接,提高執法效率。實際上,在案件查辦過程中,證監會第一時間把涉嫌犯罪行為的線索移交司法機關已是慣常做法,在不少案件中,相關違法人員也被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

              隨著未來集體訴訟制度的建立以及刑法修改、相關司法解釋的落地,資本市場“立體追責”體系的威懾力將進一步增強,造假者付出的代價將更為慘痛。這將有利于營造發行人、中介機構不敢造假、不能造假的市場生態,護航注冊制改革,也真真切切地保護投資者利益。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