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評論頻道 > 宏觀時評 > 正文

          讀懂存款利率定價機制調整的意圖

          2021-07-10 06:02  來源:上海證券報

              近日,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下稱利率自律機制)優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將原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從這兩周存款市場的變化來看,部分商業銀行的三年期定期存款產品利率已經下降。同時,結合兩年前LPR的定價機制改革,此番調整所帶來的意義,已經超出了規范存款市場競爭層面。

              原“基準利率乘以倍數”的定價機制,是2015年10月人民銀行放開存款利率上限,并指導利率自律機制時所確定。當時調整的一大背景是,互聯網等平臺崛起,并與金融不斷融合,一些高收益理財產品分流了銀行存款,存款利率管制的效果趨于弱化,由此對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人民銀行當時的調整,實際上是基本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管制,避免出現“高息攬儲”,穩定金融市場,但同時允許金融機構有一定自主定價權。

              時隔約6年后,利率自律機制決定再度優化存款利率定價方式,是因為按照存款基準利率倍數確定的利率上限,存在明顯杠桿效應。由于長期存款基準利率較高,執行利率也明顯偏高,扭曲了存款的期限結構。特別是個別金融機構利用長期存款利率較高的優勢,通過多種不規范的所謂“創新”產品吸收長期存款。而其他銀行為穩定存款來源,不得不被動抬高存款利率,從而推升整個銀行業的負債成本,出現了存款市場由“壞”銀行定價的現象,不利于存款市場有序競爭。

              換句話來理解,就是舊有的存款利率定價機制,已不能適應金融市場的發展變化,存在一定漏洞,存款市場出現相當程度的“內卷”。

              如果讀者關注存款市場就會知道,近年來,存款增速持續下行,在攬儲壓力下,不少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爭相通過互聯網手段,在存款市場展開激烈競爭,以各種創新之名,行變相高息攬儲之實。彼時,市場上利率高于4%的五年期互聯網存款產品不在少數,而人民銀行五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為2.75%。

              自2019年以來,監管部門先后采取規范結構性存款、叫??繖n計息存款產品、出臺互聯網存款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存款市場。這些措施所取得的效果是明顯的:截至今年5月末,全國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余額為6.35萬億元,較高峰時期的10萬億元大幅壓降;今年6月末商業銀行沖存款的時點上,市場上高息存款產品也幾乎不見蹤影。

              那么,現時再調整存款利率定價機制,對商業銀行而言,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在筆者看來,商業銀行執行新的定價機制,至少有兩個好處:一則可以避免無序競爭,“提高存款利率自主定價的自由度和精準度”;二則降低負債成本,優化資產負債管理,有利于緩解息差持續縮窄的壓力。

              根據市場多家機構以上市銀行2020年的數據加權測算,經過此次存款利率定價方式的優化調整,上市銀行綜合負債成本將下降約5bp。

              考慮到不同類型商業銀行加點幅度不同,以及經營水平不同等因素,此次調整后,未來商業銀行攬儲能力將會再度分化,中小銀行承受的攬儲壓力可能會大一些。但換個角度來看,這也將倒逼中小銀行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回歸本源,服務當地經濟。

              根據這兩周來存款市場的變化,筆者的觀察是,存款利率定價機制調整后,部分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的三年期定期存款產品利率已經降至3.5%,甚至3.25%,也就是長端利率已開始下行,這無疑符合調整的意圖。

              需要明確的是,此番調整,不能僅僅停留在規范存款市場競爭層面來看。

              鑒于海外其他國家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經驗和實際情況,我國確定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總體思路是先外幣、后本幣;先貸款、后存款;先長期、大額,后短期、小額。從宏觀層面和長遠意義來看,此次存款端定價機制調整,就是利率市場化“小步慢走”改革思路的體現。

              上一次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著眼點是在貸款端。2019年8月,人民銀行發布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公告,推動貸款利率進一步市場化。LPR是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MLF利率)基礎上加點形成的,這也就是說,在我國利率體系中,LPR是市場化利率,并成為貸款利率的定價基準,商業銀行貸款定價方式就是“LPR報價+點差”。LPR改革后,效果已經體現出來,盡管LPR已保持14個月不變,但企業貸款利率在相對降低。

              在當前進一步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要求下,還需要進一步降低占銀行負債端約六成的存款成本。此番存款利率定價機制調整來得正是時候,并與上述貸款定價方式相協調,不僅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存款市場規范,也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創造了條件。相信市場各方,讀懂了此次改革的意圖。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