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板塊聚焦 > 正文

          【隨筆】尋找周期:銀行股十年回憶錄

          2018-01-24 16:36  來源:華爾街見聞

              堅韌周期:2016-2017

              2015年底,經濟仍在筑底,剛剛經歷的這一輪股市起落似乎跟經濟沒有太直接的關系,完全是貨幣寬松帶來的上漲,以及查配資帶來的下跌。但是,經濟周期的微妙變化,已悄然發生。

              早在2015年6月,我在浙東調研,走訪銀行和企業,發現2011年中小企業流動性危機之后,過剩產能出清的進度遠遠超過預期。因為這里都是些低端制造業的中小微企業,民營為主,不像國企那樣因為種種利益關系導致僵而不死。風浪打來時,或被破產清算,或因生意無利可圖而主動關門,小企業數量快速下降,產能快速出清。有時,還會出現某引起細分領域過度出清的局面,老板接到海外訂單,卻發現連機器工人都找不夠,竟然出現了局部供不應求,價格飛漲。這便是市場的力量,你不能對抗,只需敬畏。

              但與市場化程度高的沿海地區不同,廣大內地,產業以中上游“傻大黑粗”為主,企業性質則以國企為主。由于國企破產被太多行政因素牽絆,去產能極其不順。市場力量無法發揮,后續需要“有形的手”實施外科手術了。

              2016年初,發生了一次小股災,銀行股又下跌了些,但馬上又重拾升勢。2月份開始,一段長達兩年的波瀾壯闊的銀行股大行情悄悄啟動了。

              浙江地區過剩產能趨于出清,銀行的不良增長也開始放緩,能活到2016年的企業資質都還行,后續再大面積破產的可能性也低了。而我一直相信浙江的周期是領先于全國的周期的,正如當年冒不良的周期中也領先。于是,我們開始大膽下結論:時間到了。但內地出清還沒完成怎么辦?那就先買東部的銀行股吧……

              剛好此時,針對內地那些僵而不死的過剩產能,有形的手終于出馬。2015年底至2016年初,高層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上游重化工行業產能在行政手段干預下,也開始快速出清。

              沿海的下游與內地中上游都經歷了一輪產能出清后,經濟周期來得遠超預期。同時,海外經濟也有復蘇,外需也回暖。供給人為收縮疊加外需回暖,很多大宗商品的供需對比完全扭轉,價格暴漲。而GDP同比增速,也在經歷了多年的下行之后,于2016-2017年走平,正式進入了“L型”的底部。

              在這樣的復蘇周期中,銀行股除了漲,沒有其他選擇。

              所以說,周期股的核心邏輯永遠是周期,哪怕這段時間內監管新政密如雨下,也只能帶來短期擾動,不改周期趨勢。

              而我們,還將在尋找周期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聲明:

              本文意在方法與經驗的探討,不是證券分析報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