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證監會開出55億天價罰單后,周四游資嚇得集體噤若寒蟬,而被警示短炒風險的次新股更是一度涌現跌停潮,各路資金紛紛大逃亡。當然行情并沒有就此畫上句號,一度跌幅近1.5%的午后創業板又神奇的上演了V型反彈一幕,最終各大指數幾乎集體震蕩翻紅。
可惜的是指數雖然被拉回了,但早盤被指數給帶崩的個股就那么容易“回血”了,從跌幅榜來看恐慌殺跌潮也并沒有明顯退散,這意味著調整并未真正結束,盡管創業板回守年線后有資金展開自救,但就此重啟升勢展開新一輪上漲行情的可能性并不大。
我們之所以這么說并非無的放矢,原因在于除了監管重拳打壓市場炒作情緒以外,這個三月的“不尋常”也讓A股走勢增添了幾分變數。隨著為期半個月的會議即將步入尾聲,美聯儲議息也箭在弦上,疊加季末銀行MPA考核,市場流動性屆時會遭到不小考驗,而外圍方面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又提升了全球投資者避險情緒,所以我們認為A股短期更可能呈現震蕩分化走勢。
進一步從盤面來看,隨著次新等題材遭到監管打壓,績優藍籌和央企改革等板塊成為部分資金避風港,中國平安、五糧液、格力電器等一批消費白馬集體反彈;央企改革概念也在龍頭中成股份三連板帶動下,洛陽玻璃、瑞泰科技等多股跟風漲停;同時獨角獸概念午后也出現明顯反撲,合肥城建漲停再創新高。反觀跌幅榜上,獲利資金兇狠砸盤也是毫不手軟,高位次新、虧損股以及近期熱門強勢股均成為主力殺跌重災區,如千山藥機、創業黑馬、絲路視覺等紛紛巨幅下挫。
總結來說,雖然創業板止跌回升扭轉了連陰下挫的頹勢,但個股層面顯然不會就此集體同步反彈,接下來強弱分化現象會加速顯現,博弈難度同樣不小。所以操作上投資者依舊以回防為主,對于跌勢剛剛開啟的高位股或趨勢嚴重走壞的虧損股不要輕易抱有抄底的想法,而激進追漲就更加不智,策略仍以逢低吸納為主,品種方面則主要圍繞年報和一季報業績亮眼股的超跌成長股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