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震蕩之后,市場開始再次面臨選擇。上證指數究竟是繼續圍繞年線震蕩,還是脫離年線的束縛,重回上升通道?究竟是大白馬行情回歸,還是獨角獸概念獨領風騷?接下來,A股市場等待破局。
牛博士:達哥,你好。上周市場走得有點糾結,不論是主板,還是創業板,似乎都有些萎靡的樣子。你怎么看近期的行情?
道達:還記得我在上一期月刊《股月奇談》中說過,3月份的行情,主要就是一個圍繞年線反復震蕩的過程。而從3月來看,滬指也正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在運行。本月以來,滬指最低3228點,最高反彈至3333點,而年線則處于3283點附近。應該說,近期市場的窄幅震蕩,是預料之中的事情,近期的成交量,也不足以支撐大盤走出更強的行情來。
就創業板而言,春節之后,中小創的表現是明顯強于主板的,反彈力度也很大。此前創業板指數出現連續大漲,一舉突破了年線的壓制。不過,上周創業板指數也出現了沖高回落的情況。我覺得創業板的調整是很正常的,畢竟年線壓制了創業板兩年時間,并不是那么輕松就能跨越。所以,到上周五的時候,創業板指數基本又跌到了年線位置附近。不過,我覺得中小創個股近期出現的變化,還是必須要予以重視的。
牛博士:那么,你覺得今年中小創個股是否會迎來行情?
道達:剛才也說了,今年中小創個股的表現,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不僅僅因為很多個股反彈力度強,更重要的是,在政策面上,出現了一些有利于中小創個股走強的變化。我所說的,就是近期管理層對于獨角獸企業在IPO上的支持。這種政策面上出現的利好預期,引發了市場對獨角獸概念股的反復挖掘和炒作。這兩天,看到一位基金經理的觀點。這位基金經理認為,過去兩年來,以上證50為代表的白馬股行情,是A股市場價值重估的“上半場”。從長期來看,新經濟才是轉型升級的長期希望所在,在未來顯然會被國家繼續著重強調。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量的獨角獸公司如果能在A股上市,其最大意義可能就是A股市場將找到對新經濟的正確估值方式。價值重估的下半場正式啟動。
這個觀點,我是比較認同的,所以關于A股價值重估的下半場,也是大家未來應該引起重視的。
牛博士:那么,你是否認為未來獨角獸將取代大白馬,成為市場新的主角?
道達:我個人認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二選一。不可否認,績優藍籌股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價值重估之后,今年上升的步伐開始放緩,有些板塊的白馬股也出現了資金流出的跡象。但是,在今年A股將被正式納入MSCI指數的大背景下,海外資金大規模進入A股市場,買大、買優的方向不會變。所以,如果白馬股價格調整合適了,相信機構資金還是會重新回流。
而另一方面,中小創的價值重估,也不是簡單的“雞犬升天”,而將是一個好公司價值回升,壞公司繼續下跌的過程。所以,即便是創新公司的價值重估,也只是中小創優質公司的回升。今年市場的兩個主線,有可能是大白馬和優質中小創個股交相輝映,齊頭并進。
牛博士:接下來行情會怎么走?目前這種平衡狀態何時能夠被打破?
道達:確實,最近一個月,市場總體圍繞年線在反復震蕩,這種僵局始終無法打破。而市場成交量近期也是持續萎縮,市場各方都在等待變盤的信號出現。很多人更是擔心,大盤會不會久盤必跌?
其實,年線對于滬指而言,是有一定支撐作用的,但對創業板指數而言,又形成了明顯的壓力。這條重要均線,使得滬指沒有那么容易破位,而創業板指數要想向上突破,也存在一定難度。
去年5月,滬指一度跌破年線,隨后展開了一個月時間的爭奪,隨后才形成向上突破。而今年2月8日,滬指跌破年線,然后迅速重新回到年線附近展開震蕩,說明支撐是有效的。但是,要想擺脫年線的束縛,可能還需要等待一些時日,市場才會再次選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