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沈明:廣大投資者對股市、樓市、黃金等市場的看法如何,投資意愿是否強烈?物價趨勢是怎樣的,未來會有哪些變化?本報記者利用五一小長假,進行了相關調查和走訪。
■本報見習記者 孟珂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五一”假期中,多數國內股票投資者信心有所恢復。
一位有多年投資經驗的王女士告訴記者,“4月份,海外市場環境不容樂觀,上證指數出現回調,但國內經濟基本面良好,政策也在不斷放出利好股市的消息,所以我對大盤的抗跌性抱有較強信心,A股只是短期可能面臨下行壓力。”
4月19日,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發布《2018年3月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信心調查分析報告》顯示,3月份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信心指數為51.2,環比下降7.6%。
人社部在通報2018年一季度工作進展情況時表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穩步推進,截至3月底,3066.5億元資金已經到賬并開始投資。4月30日,香港恒指全日走高,收漲1.7%,為逾一個半月來的最大漲幅,內地金融股大漲。另據報道,小米可能近期申請在港IPO。而5月2日開始,滬股通、深股通每日額度由130億元調整為520億元,港股通每日額度由105億元調整為420億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證指數已經回到了3000點附近,整體估值已經接近2016年年初市場最低迷時的估值,市場的下跌空間已經非常有限,進一步殺跌的動力不足,建議投資者不要再恐慌。
王女士也表示,目前,上市公司財報“地雷”已釋放殆盡,且更加臨近A股正式“入摩”時點。多方合力下,股指可能進一步推升。就操作層面來說,將會逢低補倉,重點布局績優藍籌股。